今天為大家介紹我一位很有趣的朋友:黃雞泡。牠是香港常見的雞泡魚,身體呈淺褐色,背部的斑紋和橫跨背部兩端的兩條黑紋是最明顯的特徵,部份品種身上有刺。
黃雞泡愛在珊瑚礁和淺灘出沒,常把身體埋在珊瑚礁附近的沙堆中,只露出眼睛和背部,方便匿藏和監視附近環境。
黃雞泡性情比較孤僻,常獨自活動,偶爾才有小群成魚在大石縫中聚集。牠們不害怕人類,但亦不會主動接觸,屬底棲類肉食動物,以捕吃多毛綱蠕蟲、蟹及魷魚為生。主要繁殖季為三月及四月。
很多人都知道圓鼓鼓的身體和毒液是雞泡魚的標記,後者更是牠們最佳的禦敵武器。可是你又知不知道其實牠們受驚時,還有兩種必殺絕技?其一是「詐死」,其二則是吸入大量水份,使身體膨脹,令敵人因無法吞下滾圓的身體而回吐出來,從而逃過大難,是不是很有趣?
如果你有機會到海下灣潛水和遊覽,不妨仔細觀察一下,看看能否在珊瑚礁旁發現這種有趣生物的影蹤?不過緊記野外觀賞守則:「眼看手勿動」,切勿觸摸,甚至捕撈任何野生生物。雖然牠們的外表或許強壯,但其實所有野生生物都是十分脆弱的一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