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棄不一定是錯事,就像我當年放棄我的歌唱事業。
我喜歡表演,但只限於表演思想,用文學表達我的思想,不喜歡站在人前唱歌,我害怕那些極具批判性、評頭品足的眼光。
一個人不喜歡的事不會做得成功。
但仍然很感謝當年用心教導我用丹田發聲的老師林祥園。為了音樂中心的事林老師再次回港,師徒聚首,他要教徒孫說句意大利文的「你好嗎」。
談到最近很多古典Crossover流行音樂的歌手來港演出,女的有SarahBrightman,男的有Bocelli;但在林老師的心目中,他倆還是傾向流行化的。
問老師古典樂壇的發展怎樣,原來在國內男女高音也很受尊重、很吃香,較有名的唱一晚是十多萬歌酬,試想全國性巡迴的收入很豐厚哩!
要出人頭地,除了跟名師,還要自己苦練,參加國際比賽。老師說他認識一個在國際比賽打敗了意大利勁敵的中國男高音,就憑着他唱出考試指定曲中完美無瑕的HighC音。
贏了,有經理人找他,可是他不敢簽約。為甚麼?原來這位優勝者除了那一些考試曲,其他都不懂唱。
藝術造詣,不只是贏一兩個國際大獎,而其他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