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本來有很多名稱,如「春雨」、「冬粉」、「龍鬚」、「玻璃麵條」——今日的粉絲,只有一個字:「毒」。
雖然食環署公佈,內地發現摻雜粟米澱粉及致癌物質的粉絲,並無輸港,安定民心。但際此風頭火勢,誰肯同自己的健康過不去?
我也喜歡吃粉絲,在櫥中一找,有幾包。原來不止中國大陸,連台灣、泰國生產的,均通稱「龍口粉絲」。奇怪。龍口是山東的一個港口,該地生產以綠豆作原料的粉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咸豐年間已開始外銷出國。其他地方憑甚麼可齊喚「龍口粉絲」?這不是明目張膽的侵權行動嗎?一旦驗出有毒,好了,便也齊齊承擔惡果,才是公平。
大陸無數假貨毒物,早已存在,只是未被發現,日漸「適應」吧。
一個BB自出生起已吃毒奶粉,用毒尿片,喝毒礦泉水,長大一點吃毒午餐肉回鍋肉,睡毒牀墊,蓋毒棉被,穿毒棉衣,喝毒汽水,吃毒粉絲毒雞蛋毒菜毒米毒麵,用毒安全套,輸毒血,吸毒氣,服毒藥。若不以「毒鼠強」自殺或殺人,他也練就一副充滿抗體百毒不侵的好身手壯筋骨了。說不定,鋼鐵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