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有一個–母親節的夢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有一個–母親節的夢

母親節的主角是母親,但是,沒有兒女在身邊,母親節哪有溫馨可言?十五年前,發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六四」血腥鎮壓,奪走了丁子霖的獨生子,母親節自此遠離她而去。不過,她再三提醒香港的母親們,盡保護兒女責任之餘,更要教育他們尊重和珍惜天賦人權。香港不少母親也跟丁子霖一樣,只要孩子堅持爭取民主自由,她們就一定支持到底。 中國組

母親節感言 丁子霖給香港母親們的信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要來臨了。就我的理解,母親節是一個具有濃郁家庭、人倫氣息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子女們以孝道來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而為母者,則不僅盡情享受着親情之溫馨與甜美,而且還品味着由生命之延續得來的喜悅與歡樂。
我,作為一個養育過兒女的母親,也曾體驗過這樣的幸福。記得在1986年隆冬的一天,正值我五十歲生日,全家高高興興地為我祝壽。正當要切開生日蛋糕的時候,連兒突然叫停。他搬來了一把我平時坐的大椅子,坐北朝南,端端正正放到了屋子的中央,然後把我按到了椅子上,一本正經地朝我跪拜叩頭。此時連兒的身高已經有一米七八了,看着他高大的身軀匍匐在地上,一副虔誠的樣子,我心裏覺得好笑,卻也令我陶醉。
此情此景,我永生難忘。
然而,那種令人陶醉的日子並不長,僅僅過了不到三年,一場血腥的屠殺就奪走了連兒年輕的生命,也終止了我此生的幸福。
從那以後,我覺得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已與我無緣了。我甚至怕過這個節日,因為我無法從記憶中抹去當年兒子向我跪拜時的情景。

現在這一切都已過去了!作為劫後餘生,我結識了許多像我一樣失去了孩子的母親。她們的身份、地位、文化程度、生活境遇乃至政治和宗教信仰都不盡相同,但作為母親,她們對自己的兒女都懷有深深的愛。惟其愛之深,才有失之痛。如今,這種愛將永遠珍藏於她們的心底,並伴隨着刻骨銘心的痛直至終生。
請原諒我在這個歡樂、溫馨的節日來臨之際,向大家提起那些令人傷感的往事。我在這裏只是想告訴朋友們:昔日的痛苦並沒有把我們擊倒;相反,它促使我們走上了新路。大約在十年前,我們這一群失去了兒女的母親,終於在兒女們倒下的地方相互扶持着站立起來了,而且凝聚成為一個不屈的群體,一個以「天安門母親」命名的「六四」受難者群體。雖然,逝去的生命不再能復生,但今天我們這個群體的存在,卻向世人表明了已逝者的生命仍在時空中延續。

借此機會,讓我以這個群體中的一員向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及世界各地所有的華人社區的母親們說幾句心裏話吧。
首先我要說的是:讓我們一起來保護所有的孩子們。這是我們作為一個母親的天職。我們在1989年的時候沒有保護好他們,這已經鑄成了無可挽回的大錯。我們決不能再疏忽大意了。我們要向那些殺子弒母者說「不!」我們要請他們放下手裏的屠刀!人類已經進入了21世紀,這種在中國已延續了數千年的蒙昧野蠻難道還能讓它繼續下去嗎!
其次,我要說的是:我們必須努力在所有國人中喚起對生命的敬畏。世間最可珍貴的東西,莫過於生命。中國古代聖哲也早有「人命關天」之說。漠視生命,否定生命的價值,把生命當兒戲,這在中國大陸是長期施行共產極權主義教育的惡果。那種把所謂黨國利益看得高於一切,而把人的生命看得一錢不值的觀念已浸染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不幸。
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專制獨裁者對人命的殘害仍沒有停止,各種人為的災難仍頻繁地發生:由於隱瞞疫情,SARS和愛滋病等各種高感染性疾病也正嚴重地威脅着人的生命。我們不能再看着無辜生命被殘害而熟視無睹了。

作為母親,我們有責任提醒下一代,不要再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然而卻用心險惡的謊言了;要告訴他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一定要熱愛生命、善待生命。這不僅因為人是這個世界中的最高價值,而且還因為一個生命來到世上,生命之母將要經受多麼巨大的痛苦和磨難。
再次,我要說的是:一個尊重母親,尊重生命的時代的出現,需要良好制度的保證。請想一想吧,一個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坦克開到大街上來向着手無寸鐵的和平居民大開殺戒的政權,一個殺死了人還不准其親屬公開悼念死者的政權,一個在殺害了兒子以後竟還敢於把他們的母親抓起來戴上手銬關進牢房的政權,難道能夠是一個尊重母親、尊重生命的政權嗎?十多年來的抗爭,使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沒有自由、沒有民主,沒有制度的保證,就沒有民眾的一切,包括對人的生命的尊重。鑑於此,我們站起來的「天安門母親」群體,不僅要為尋求正義,公正解決「六四」問題而進行不懈的抗爭,而且還要為爭取自由、民主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最後,我要向香港各界同胞和有關人權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在我和張先玲、黃金平女士被拘捕、被關押期間對我們的支持和聲援。香港同胞與大陸民眾唇齒相依。我們對最近中央政府打壓香港民間力量,以惡法來扼殺香港民主化進程的蠻橫作法表示憤慨。我們絕不能容忍中國政府用加害大陸民眾的做法來加害於香港同胞。
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我願意與香港的母親們和姐妹們站在一起。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為了我們自身的尊嚴和安寧,讓我們攜起手來吧!
2004/5/2

十八年前,丁子霖就是坐在這張椅子上,接受兒子跪拜祝壽的。無奈此情已成追憶。

丁子霖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延續了兒子爭取民主自由的「生命」。

八九年的天安門學運,迄今仍未獲當局平反。
資料圖片

市民王維林站在坦克車前,阻擋解放軍入城鎮壓。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