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政府委託房協興建夾心階層住屋,以優惠價售予中等入息家庭,但買家須符資格,購入單位五年內又不准轉售。
房協先後興建十三個夾屋,提供單位一萬二千零六十六個,但因樓價從高位回落,當年符合申請夾屋資格的家庭,已有能力購買私樓,所以房協在○○年與政府磋商,將三個從未推售的夾屋,透過補地價轉作私樓出售。
第一個成功轉私樓的夾屋為西環堅尼地城加惠臺,○一年房協以較同區市價低一成半推出,四百三十二伙一天沽清,令不少市場人士大跌眼鏡。
○二年開賣第二個夾屋轉私樓項目,馬鞍山曉峯灣畔,全部一千一百二十四個單位也是一日售罄。
不過,最後一個夾屋轉私樓項目將軍澳怡心園的銷售則一波三折,去年三月以全區最便宜價錢推出,適逢沙士爆發,加上受同區南豐將軍澳廣場低價賣樓影響,銷情慘淡,全日只賣出四十一伙,一日售罄的神話終告打破。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