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信箱:失修舊樓多達2000幢

市建局信箱:失修舊樓多達2000幢

何女士問:市建局最近宣布推行自願樓宇復修試驗及樓宇復修免息貸款計劃;請問兩者有何不同之處?
答:本港市區現時有超過2,000幢失修舊樓,未來10年內估計會增至3,000幢。以市建局有限人力財力,絕無可能獨力全部收購重建幾千幢樓宇,因為所需費用是天文數字,而搬遷大量居民所涉及的複雜問題,更是難以應付。
拆樓重建並不是改善居住環境唯一方法,必須善用社會資源,盡量不影響原有和諧社區生態,以及居民生活習慣和方式。

三成樓宇未設法團
一般市民對樓宇維修保養意識相當薄弱。目前本港有近三成樓宇,即約11,000幢,沒有設立業主立案法團及聘用管理公司,顯示業主缺乏承擔樓宇維修責任觀念。
因此,半年前,市建局推行幾個試點項目,測試業主對於把基本安全維修,提升至「預防性」維修的反應。測試主要是為業主立案法團提供維修物料的補助及專業意見。

設兩計劃復修樓宇
綜合經驗,其實不少業主都想做樓宇復修,但礙於普遍面對兩個困難,其一是缺乏經驗和共識,業主之間意見紛紜,難以成事。其次是總會有部份業主不肯或沒有能力分擔支出。市建局針對這兩大困難,設計兩套不同計劃,適合兩大類不同情況的大廈:
樓宇復修試驗計劃
對象是已列入屋宇署「屋宇維修統籌計劃」或「大規模清拆行動」名單內、或已接獲相關法定命令的住宅或商住樓宇;目的是促使業主進行「基本安全維修」之餘,進一步把工程提升至「預防性」的樓宇復修。

樓宇復修貸款計劃
對象是沒收到政府部門發出維修令或勸喻信的住宅或商住樓宇;目的是推動業主及早進行復修,改善生活質素,防患未然。
市建局陸續展開重建項目,為解答受影響居民疑問,市建局與《蘋果日報》合辦市建局信箱,受影響居民可來函本報代轉,市建局會作解答。
地址: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八號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