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學生那陣子,記得有老師不屑的說:「曲,就是俗。」他所指的該是元曲,我不大同意。要是他說戲曲俗,我更不同意。
金聖歎誇《西廂記》是「第六才子書」,當然不是瞎誇。「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已成了千古名句。許淵冲敢把這部才子書翻成英文,當真有挺大勇氣。且看他把「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翻成Herpistilplucked,mydewdropdrips/Andherpeonysips/Withopenlips,就實在難能可貴。
若說王實甫是才子,湯顯祖又何嘗不是。誰能輕易忘掉他這幾句說白:「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光說詞藻之美,《桃花扇》自也夠得上是才子書。「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讌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孔尚任這句話今人還是不時引用。
《桃花扇》以明末金陵為背景,講述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事,豈止說盡亂世兒女離合之情,亦復有不勝興亡之歎,我就覺得特別有意思。只因去過南京兩趟,也因為看過不少張恨水對南京的描述,而今香港話劇團要把《桃花扇》搬上舞台,就想看看它怎麼把一部才子書改編過來,那扇子上的桃花又究竟是啥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