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鄧爾邦擔心,隨着科技發展,盜取他人身份以騙取金錢等利益的案件將會持續惡化,他建議當局研究,是否需要引入類似美國針對盜用身份罪行的法例。
警方則建議市民小心保障個人資料,尤其是現時具拍攝功能的手機普及,在櫃員機提款時小心有人從後偷窺拍攝。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庚燕青昨日在保障資料主任聯會會議上指出,美國盜用他人身份的問題嚴重,○二至○三年間受害個人及企業的損失達四千一百三十多億港元,因此已通過針對盜用身份的法例,凡未經許可取用他人身份資料意圖非法獲得利益,即屬違法,但本港未有有關盜用身份的法例。
她指出,現時本港出現偷取他人身份資料的手法層出不窮(見表),部份涉及以資料偽造信用卡圖利,去年因涉及假卡案被捕的有一百九十九人,較前年大幅增加五成半。但她認為,本港暫未需制訂專門對付盜取身份的法例,惟市民可採取防範措施,例如拋棄銀行月結單時,撕碎後再分兩次扔掉。
鄧爾邦認為,由於問題切身,市民關注,當局應研究是否需要立法。他又建議,銀行和發卡公司等可考慮效法美國一些州的做法,信用卡簽帳收據上不會顯示信用卡的全部號碼,以增加對持卡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