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港人戲稱大陸來客為「阿燦」,那樣的日子,的確過去了;如今,都是上賓了,每一條……不,每一位,都是「黃金周」!
「黃金周」,以「周」為名,陽氣雖盛,卻不限於男性;像「暴發戶」,戶戶陰濕,不見得都是女人。對黃金周和暴發戶,我其實沒甚麼成見,只因為他們的行止,跟常人有點「出入」,才多了關注。
人民幣面額細,紙質壞,流傳三五年,人人經手,每紙鈔票有多髒穢,大家都有體會。黃金周富起來了,理當立品,為甚麼遊媽閣,竟連廟中烏龜,都受災?讀澳門報紙,看到一幀照片:媽閣廟那個養着幾隻大王八的玻璃缸裏,千百張一毛錢到一塊錢的鈔票載浮載沉;黃金周,視錢財如垃圾,水,就變得黑濁,水面那厚厚一層人民幣,隔絕了氧氣和天日;活了百年的大烏龜,恐怕難逃這一場黃金劫。
亂撒銀紙,就為了要這幾頭毒水漬爛眼睛的烏龜保佑?盲龜,能保佑你周周有金,戶戶有水?好讓你用更大面額的鈔票,比方說,五塊錢吧,去悶死牠王八家的子孫?
我對震腳、噴煙、鬥酒、猜拳、囂鬧、吐痰、插隊、爭的士、脫鞋吃飯、熱愛藍眼睛、對文明和文化全不感興趣……的黃金周,其實沒甚麼成見;到底,他們是來「救港」和「救澳」的;沒有他們,港澳就會釘蓋。我不僅沒有成見,有時候,還十二分的同情和憐憫,畢竟,我在飯館碰上的黃金周,十居其九,都是孤兒。為甚麼我知道他們孤苦無依?難道你沒發現,他們同桌吃飯,不論敵友,例必狂操對方的老母?這幫黃金老母,經年累月,飽受殘酷抽插,試想想,還有哪一個能夠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