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少年昨日凌晨合力挺身拯救尋死婦,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成榮博士對救人少年的熱心精神感到欣慰,認為事件值得表揚和讚賞,他強調青少年可塑性高但又帶點反叛,為人師表者怎樣在訓育和教導少年人上取得平衡十分重要,讓青少年多點空間發揮自我本性。
身兼城市大學青年研究室總監的黃成榮指出,月前發生多宗校園暴力欺凌及學童藏毒事件,令他感到十分痛心,亦令不少人對青少年失卻信心,然而他相信昨日救人事件會令人對青年人重拾信心,他語重心長表示「這的確是一樁好事,下決定其實只是轉念之間的事,但結果卻令人感到鼓舞,相信這批少年人在救人事件中的得着勝過書本所得!」
由昨日的集體救人事件談到日前的科大群毆打鬥事件,黃成榮不無感慨,他指出科大事件由一場籃球賽而起,當時球場上仍有其他學生,可是當中卻無一人挺身勸阻,否則後果可能改寫。現時大學生打架醜聞事件雖已登上報章頭條,令大學及其他同學備受壓力,當事人也絕不好過,但他相信危機下亦隱藏轉機,涉案大學生若能勇敢面對現實,挺身向公眾交代事件和道歉,絕對是一次上好的自省機會。
黃成榮補充,社會充斥怨氣,部份青少年可能感到迷失及做出越軌行為發洩,且青少年朋輩影響力大,彼此會互相感染,但他深信年輕人本性善良,當中雖有好有壞,但師長若能給予機會和鼓勵,可有助他們重返回正軌。同時青少年始終欠缺經驗,所以在救人之前應要衡量個人能力,避免救人不成反陷險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