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到中東局勢不明朗等因素困擾,國際油價創十三年新高,航空公司已率先申請加收燃油附加費,本港各油公司亦表示近期進口油價較去年同期已上升五成,油站有再加價壓力,三間巴士公司則表示油價對成本構成壓力,汽車業則擔心油價貴會打擊市民買車意欲。
民航處發言人證實,昨日已接獲一間航空公司的申請,要加收客運燃油附加費,該處會按航空公司的營運情況考慮,而代表七十多間航空公司的航空公司代表協會亦已提出,由下周二起提高現有的貨運燃料附加費水平,加幅超過三成。
港龍航空公司明確指出,油價高企對成本造成壓力,正研究在客運航線徵收燃油附加費,以減輕影響;國泰航空公司發言人則表示,油價對客運票價暫未有即時影響。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認為,航空公司加收燃油附加費對旅遊業暫時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現時是旅遊淡季,航空公司都推出大量的平價機票。
本港油公司今年以來已兩次加價,蜆殼油公司指出,今年四月汽油的進口價達四十六點一美元(約三百六十港元)一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五十五,而柴油進口價為三十八點七美元(約三百零二港元)一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六,超出零售價的加幅,該公司已盡量延遲加價。
埃克森美孚香港則表示,由於目前油公司仍有燃油存量,估計一至兩星期後國際油價才會反映在進口價上。
香港右軚汽車總商會創會會長羅少雄指出,油價貴可能對市民的買車意欲造成暫時打擊,但長期的影響應不會太大。九巴、新巴及城巴均表示,油價對成本構成壓力,但暫時無加價的計劃。財經雜誌《經濟學人》亞太區經濟顧問鮑梁煥好則指出,原油價格上升將有助香港提早結束通縮,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