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重整組合迎加息周期

投資名言:重整組合迎加息周期

聯儲局於本周議息後發表的聲明之中,刪除了「耐心等候」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銀根過度寬鬆的狀況,可以緩步修正過來」等語句,暗示加息周期即將來臨。未來1年美國息口的上調空間究竟有多少?對資產市場前景又有何意義?現階段投資者應該如何部署來應對?上述問題,今天且讓我們來逐一探討。

截止本周三收市,利率期貨價格已反映市場預期聯儲局將於8月、9月及12月各加息1/4厘,目標利率在年底前將上調至1厘75的水平。我們認為這預期似乎是進取了一點。在未來幾個月,足以左右加息步伐的變數仍多,其中以本周五晚及下月4日分別公布的4月及5月就業數據,尤其重要。
假設過去4個月所公布的非農業職位增長數字保持不變,而未來兩個月的增長又能夠維持在每月20萬份的水平,那麼6個月的平均增長步伐將可達15萬份,符合了過去息升的基本要求。另外,由於期間油價持續高企,因此整體物價指數勢將被扭曲向上,通脹數字上升,預料亦會為加息的決定提供額外的理據。

提早加息機會在
通常議息的日期與預期息口變更的時間愈接近,聯儲局就愈難改變市場的既定共識。下次議息的日期為6月30日,假如期間市場對上述的息口預期不變,那麼聯儲局屆時可能會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提早於6月份加息,藉此來「打亂」市場陣腳,推遲隨後的預期,以及減低最終所需的加幅。相反,假如儲局不及早地利用言論或行動來作出回應,將有可能繼續被市場牽着其鼻子走,最終所需加幅或會因而較大。
另外,聯儲局本周發表的聲明之中,提及會把銀根過度寬鬆這狀況逐步修正過來,那麼,多少的加幅才算是已「修正過來」呢?

息率3.5厘最適中
也許大家還留有印象,就是在911事件之前,聯儲局已表明當時3.5%的息率水平已合乎中庸之道。可是當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聯儲局為了穩定市場信心,遂於隨後的4個月內減息4次共175個基點,後來由於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聯儲局於02年11月及03年6月再減息兩次共75個基點,6次減息累積減去250個基點,佔去整個減息周期的四成半減幅。

既然911後的恐慌情緒已不復見,除非未來再有突發事件出現,否則過度寬鬆的銀根狀況,可以理解為當息口上調至3.5%的時候,將完全被修正過來,而估計整個加息周期總共需時或許會是兩三年的時間。短期內,相信有關美息轉變的預期,將繼續為資產市場造成較大的波動。對中短線的投資者而言,應該及早把握機會,重新整理組合分布。

資產比重最重要
策略上,除了可以藉增持對沖基金來改善組合效能之外,也可以透過加入有保本及保證息率的結構性產品,以提升組合的防守能力。定息工具方面,可以選擇優質及存續期較短的票據或者浮息票據,兩者同樣可抵禦息口上調的壓力。無論任何時候,整體組合都應該保持以股債均衡策略作為核心項目。
事實上,在過去15年間,短息波動與各大股市及高收益債市等資產價格之間的相關程度頗低,美國3個月國庫票據,與美國股市、德國股市、日本股市,及美國高收益債市等之間的相關系數,只介乎0.02至0.08之間。意思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個人組合的資產比重是否恰當,而毋須過份介懷息口的去向如何。長線的資產增值並不在於你揀股揀債究竟有多少準繩,而是在於你整體的資產配置,是否能激發應有的協同作用。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