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商人照例提倡孝道;而孝道,離不開送禮。開了店,兼賣手鏈掛飾,仍舊對「節」麻木,心無增減,貨,也無增減;虧是一天,盈,也是一天;日子,如過眼浮塵。外祖母九十多歲了,過幾天擺壽酒,只想到送她一條老蜜蠟;母親節,也送母親蜜蠟;反正貨在手邊,沒賣掉的,都變成禮物;家裏人這一年,見到蜜蠟就心憂,以為店倒了,要出清存貨。
母親,一般比父親長壽,於是,也更有商業價值;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母親的;我在寫的小說裏,有一個叫「小苦瓜」的女孩,才一周歲,她媽就離開了,教會辦的孤兒院裏,好多孩子為她設計出各種「找媽媽」的方法,最終,當然都徒然。「媽在大海的另一邊,等你長大了,我們就坐船去找媽媽。」修女瑪利亞哄她。
小苦瓜五歲生日,「臨時爸爸」問她要甚麼樣的生日禮物。「我要一支望遠鏡。」她說。「為甚麼要望遠鏡?」「望遠鏡,可以望遠。」小苦瓜解釋。那一年,她得到一支泥金色的單筒望遠鏡,像電影裏海盜常用的。然而,有一天,小苦瓜不見了,遍尋不獲;有人說,在竹灣發現一個拿着望遠鏡,穿月白衣裙的小女孩。瑪利亞趕到海灘,只找到一行通向大海的腳印……
她在沙灘守候了一個晚上,天亮了,水警輪靠岸,告訴她不遠處的另一個海灘,似乎有一個人躺在岩石上。終於,瑪利亞在黑沙海灘找到她,「蒼茫的天,蒼茫的海,蒼茫的沙灘,一個女孩站在水邊,用泥金色的望遠鏡眺望着蒼茫的世界;也因為黑沙上這一瓣月白,世界,更遼闊,也更蒼茫。」沒有母親的小苦瓜,是那樣的孤獨,她以為用一支望遠鏡,就可以看得見彼岸,看得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