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本地左派及商界對民主派口誅筆伐,令政治環境更形動盪,保險界為此收緊對香港政治風險的評估。支聯會過去十五年均成功為全年集會遊行一次過投保,但保險公司今年以無法評估政治風險為理由,突在四月後拒絕續保,或影響今年「六四」遊行及燭光集會。民主派及學者均相信,事件與保險公司受到政治壓力,以及近日商界抹黑遊行言論有直接關係。 記者:莫劍弦、羅偉光
有民主派人士指出,支聯會今次不獲保險公司續保,未必是單純商業決定,「有中方官員同我講,民主黨要同北京解凍,除非解散支聯會,或者最少都刪除結束一黨專政呢個目標。」顯示支聯會仍是北京「眼中釘」。
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透露,該會以往多年均以一次過形式,為每年所有集會遊行投保,但近日要求續保時,對方以去年7.1大遊行後無法評估政治風險為理由,拒絕繼續承保。李卓人隨即接觸多家本地保險公司,但都以同樣理由拒絕受保,保險業聯會則答應安排一家專做政治風險評估的保險公司,為支聯會評估保費。
李卓人說,其實保險公司過去已在保單中加入條款,標明豁免因政治風險引致索償,若最終無人承保,支聯會只能為「六四」遊行及燭光集會器材購買意外保險,政府也不會批准支聯會在租用場地時,作為場地唯一使用者,此舉會導致集會期間,不能在場內籌款及擺買。
今年元旦大遊行同樣沒有保險公司受保,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結果只購買了司令台及場內器材保險,市民若在遊行期間遇到意外,理論上可向民陣索償。
保險公司過去對政治團體投保態度不一。民主黨總幹事夏詠援稱,保險公司指由於該黨為政治團體,主辦的屬高風險活動,他們已多年不能購買一年制的戶外活動保險;但前綫秘書長陶君行稱,保險公司一直願意接受該政團保險;職工盟也成功購買一年制保險。據了解,今年7.1遊行,民陣會透過職工盟名義購買保險。
立法會保險界代表陳智思指出,類似事件非首次發生,主要原因是有關服務的保費不多,與風險不成正比。對於政治風險是否難作評估,陳智思指多數人都不相信香港是暴力城市,業界應只是擔心集會期間人多擠迫,可能發生難以估計的推撞等意外。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今次支聯會遭拒保事件,相信與北京近日高調批評民主派,令商界感到壓力有關,加上近日不斷有商界領袖批評遊行會變成動亂,也令保險界擔心政治風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