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堵塞配股漏洞正合時

英之見:堵塞配股漏洞正合時

證監會高調處理配股事件,其實近月市場發生的現象,的確極不健康,平日沽空活動寥寥可數,忽然在配股當日沽空急增,十分清楚明白是甚麼事情。高調處理,至少不再明目張膽,要徹底解決問題,卻絕對不容易。
上市公司集資,如果不掌握市場口味,貿然行動風險頗高,不過世事難求完美。資訊不公,春江鴨積極沽空在市場予取予攜,和上市公司冒險集資相比,個人寧取後者,因為市場存在不公平的現象,會令投資者感到沒趣,對市場發展是壞事。
假如公司真的要試盤,應考慮乾脆停牌來進行,配股價可以設定一個範圍,以累進投標的方法來釐定,至於配股股數方面,通常都頗具彈性,反應佳加碼、反應欠佳縮減的例子屢見不鮮,嚴格而言,所謂試盤活動,並非有很大的需要,只不過習非成是,一班人長期享有特權,特別戀棧而已。
配股告吹的例子,在二三線中時有所見,最近期的例子是文化傳信(343),停牌後集資失敗,筆者沒有研究這隻股份,但單以停牌前後的股價表現來衡量,至少在保密工夫上,做得比甚多大孖沙為佳,處理方法亦較為正統。

資訊發放必須公平
停牌之後才試盤,一旦失敗,對股價會構成壓力,因為已經表明心迹,而市場反應欠佳,顯示在高位承接力不足,所以下跌是理所當然。不過在這種例子中,是大家一齊輸,比起不公平的資訊發放,依然是可取得多。
今次事件並非監管當局以往太過寬鬆,因為旺市才會凸顯很多問題,在一潭死水的市況中,沒有集資自然沒有問題。過去幾個月是難得一見的大旺市,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漏洞並不出奇。
及時修正是正確態度,除了阻嚇之外,停牌機制的運用,配股股價的限制等等,都是值得深思的範圍,現在是有限制,但幅度太闊,根本名存實亡,限制要比較實際一點。
在金融市場中工作,關係千絲萬縷,筆者過份我行我素,自認並不適合。可能是酸葡萄的關係,十分歡迎堵塞這些漏洞,是近期一項進步。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