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br>龍虎山闖全港最高松林炮台

短線遊:
龍虎山闖全港最高松林炮台

撥開春天的雲霧,見初夏青天,選太平山山頂下走龍虎山郊野公園,舒適之餘,可到全港最高的松林炮台遠觀西九龍全景,又可到山下的草藥園認識各種草藥植物,來一次知識性旅行。

記者:李淑芬 攝影:陳陶鈞
模特兒:Maggie、Oliver(StarAsia)

炮堡多面玩

掩護體
■未到炮台,先在掩護體內玩捉迷藏,你追我逐。

觀測台
■處身用作監察海岸安全的觀測台,扮戰爭英雄。



山頂植物豐富
星期日上山頂遊客區,少不免人頭湧湧,除因為山頂是觀光熱點外,也因為這兒的郊遊徑風光明媚,路程適合一家大細拖「孩」帶「犬」同行,現值開花季節,沿途香氣撲鼻,即使烈日當空,在此段林蔭路段,也相當舒爽。
由山頂廣場進入夏力道,沿路已有不少有趣植物觀賞,有牙香樹、可造茶果的雞矢藤、四大毒草之一的山菅蘭、花如絨球的蒲桃,多種植物聚集一條小徑,豐富至極。中段有岔路落松林炮台,落山路輕鬆易行,間有涼亭供小休。路上,Maggie見Oliver用力拉扯路邊樹枝,問:「做乜扯斷棵樹呀?」Oliver說:「呢棵叫裂斗錐栗,以前啲人就用呢種木嚟造斧頭柄,扯極唔斷,果然夠韌。」

彈藥倉
■儲存彈藥用的彈藥倉,現已荒廢。

指揮部
■炮台後的長方形站台,就是昔日指揮部。



炮台棄後再用
下山走約20分鐘,到達松林炮台遺址,首先見到的是分一個個石室的掩護體,再前行小段路,便到了炮台。1901年起,英軍總共花了4年時間在此興建炮台,以增強海港西部的防衞能力,這全港最高的炮堡,高305米,建在龍虎山西南面望海山崗,有兩門射程達7英哩膛炮,火力強猛。
可惜,由於經費及對付港外長程目標大炮不足,英軍放棄此炮台,並在摩星嶺興建另一大型炮台取代,到1913年,松林炮台終被裁撤。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隨着空軍興起,松林炮台再次被徵用,於1930年前後改裝為空防炮台,炮台附近也建了多座掩護體及營舍,直至戰爭休止,炮台漸荒廢,變成現在的炮堡遺址。

山菅蘭
■香港四大毒草之一,多出現林蔭路山澗邊,果實呈紫色,有毒。

蒲桃
■喬木樹,花像絨球,觀賞價值相當高,果實又可食用。

裂斗錐栗
■不用怕,Oliver並非破壞植物,只想試試裂斗錐栗樹幹的堅韌程度。

■炮台沒有經過精細修葺打理,玩追趕跑跳碰要小心。

■炮台地勢夠高,可俯覽整個西九龍。

下山路觀西環風景畫
懷古過後,起程走石階路下山,山下是西環樓宇,左望是翠綠的摩星嶺,背景是藍海與藍天白雲,造就了這幅美麗的港島西風景畫。前方的龍虎山有涼亭傲立山頂,涼亭雖不及身後眾樓宇高,但卻令人有孤高自賞、自得其樂的感覺,觀之趣味截然不同。

■龍虎山涼亭孤高自立在山頂,比身後樓宇來得脫俗。

草藥園種過百草藥
半小時路程,來到一號種植園,亦即草藥園,剛巧遇到一位整理園地的李先生,他憶述說:「50年前,有個村民叫標叔喺附近闢地耕田,後尾標叔搬走,晨運人士就開始搭建涼棚、開墾土地種花種草藥。」後來此區被列作郊野公園,當時的漁農處欲收回土地管理,經過多番溝通,清拆行動才得以順利進行。之後,漁農處設立了兩個種植場,供晨運人士打理,種植百多種中草藥,並將之命名為草藥園,園內植物僅供觀賞,不能採摘回家煲涼茶的!
賞過草藥園,行程接近末段,繼續沿克頓道向港大方向走,惜部份路段正進行斜坡維修工程,大殺風景,猶幸左面的西環景觀仍然吸引,希望工程快點完結,快點回復郊遊景致。

■草藥園經由一班晨運客努力建成,切勿破壞。

■園內有一小池,蓄了一池山水,養育錦鯉。



路線查詢:旅行家(28365878)
交通 去程:中環纜車總站乘纜車($20)上山頂起步。
回程:西營盤旭龢道乘13號巴士($4.7),返回中環。

金銀花
■花由最初白色漸變成黃色,然後凋謝,也因此而命名。

板藍根
■因沙士而成名的植物,可治感冒、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