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失業率改善並未令本港打工仔重拾信心,一項全球調查顯示,本港僱員是受訪的十八個國家和地區中,最擔心失去飯碗的一群,近三成的受訪員工認為自己在明年或會失去工作。而挪威打工仔的職業似乎最為穩當,逾九成人認為自己很少機會,甚至無可能在明年失業。 記者:譚暉
總部設於美國的企業顧問公司勵達管理顧問,今年三至四月在全球十八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電話訪問,在每個國家和地區隨機抽樣三百至一千名全職僱員,有效的受訪人數共接近九千八百人。
調查結果顯示,近三成受訪的本港員工擔心來年會失業,比起一年前的同類調查,只有兩成半的本港員工憂慮飯碗不保,出現顯著增幅。經換算後得出的就業信心指數,以一百分為滿分計,本港只有四十二分,是所有受訪地區中最少的。其他低分的地區尚包括德國、瑞士、荷蘭和美國。
該公司大中華區業務執行總裁施建勳表示,本港的經濟增長似乎正在上升,預期今年可達到百分之五至六的增幅。而去年開始,本港股市攀升,地產市道又忽然復甦,但就業的情況,以及員工就業的情緒,仍然呆滯不前。他指,過去兩年本港失業率高企,再加上許多機構不願作出加薪安排,令到員工士氣低落。
另一方面,挪威的僱員則是全球就業信心最強的一批員工,百分之九十三的挪威人認為,看不到有甚麼機會會丟掉工作,而挪威員工的就業信心指數更高達六十點二。至於全球的就業信心指數,則由六個月前的四十八點七,提升至五十。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潘權輝表示,部份飲食業界員工的工作安全感較低,特別是一些僱主改以合約聘用之後,員工便會有不續約、失去工作的壓力。
潘權輝又表示,因為業界競爭愈趨激烈,即使能夠保留職位的員工,也要有心理準備:「有加辛、無加薪」,工作壓力一定會比以往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