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老牌名校劍橋大學,將進行建校八百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擴校計劃,除增設三個新學院,教職員隊伍亦擴充一倍,並提高收生額,令學生人數大增兩成五至二萬多人。劍橋的擴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藉着提升設施和吸引人才,跟美國哈佛、耶魯等長春藤學府競爭,以保持頂級學府的地位。
劍橋歷史悠久,兼且是精英名校,不少學子都爭相考入,但大多都望門興歎。例如過去一年,劍橋新學額只有三千個,但報讀學生多達一萬五千人,超過五千名在高級程度會考獲三優佳績的尖子學生都不獲錄取。
失去尖子學生,當然是劍橋的損失。劍橋校方說,來自美國哈佛、耶魯大學等名校的競爭愈趨激烈,只有擴校才能提升研究設施和吸引人才加入,保持頂級學府地位。
根據計劃,劍橋擴建三間新學院,將可提高收生額,讓總學生人數由現時的一萬六千多人,增至二○二五年的近二萬一千人,而且不但英國本地學生受惠,對校方來說最賺錢的研究生及海外學生學額亦會增加。
現時英國大學劃一本地學生學費,每年約一萬六千港元。雖然政府正擬由○六年起加學費,最高達四萬二千港元,但比起海外生學費還差一大截──現時劍橋海外生的學費每年最少要十一萬多港元,醫科學費更高達二十七萬五千港元。
三間新學院會建於市中心西北部的大學農地,還有職員宿舍,以至小學、商店、文娛中心和保育區等社區設施,佔地共約五十七公頃,耗資逾百億港元。現時約七千多人的教職員隊伍,至二○二五年亦會增至近一萬四千人。
今次是劍橋自一九七九年興建羅賓遜學院(RobinsonCollege)以來,首次加建新書院。目前劍橋共有三十一間書院。劍橋花了五年研究擴校計劃,現已提交地區議會討論。如獲通過,兩年內便可動工,估計整項工程需時二十五年。
英國《衞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