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八立會增議席

爭取○八立會增議席

史文鴻

四二六人大常委否決○七/○八普選,並制訂立法會功能與直選議席比例不變,維持○四之一半一半,民主黨派大表不滿,民主黨主席楊森聲言不想增加功能議席,因此連直選議席也不願增加,這種意氣之見,未必是全盤審慎。另一方面,民主發展網絡也揚言不參與○七/○八政改討論,不利共識政治。
相信大家都理解,香港的政黨發展時間短,不但不能成熟到有全盤政策及系統思維,連政黨政治的人才也不足夠,因此,就需要在這方面多發展,才能使香港政治更專業及上軌道,當然最好的方法,是有多些誘因,使有理想及能力的人士參與政治,那又有甚麼方法比○八年增加立法會議席來得更吸引及有效。
不錯,○八年立會要增加議席,就只能功能及直選各佔一半,民主黨派是擔心功能組別固然被非民主派別的人士奪去;而在比例代表制的直選方式下,增加議席也會被認為對工商界或獨立人士更有利。

首先,若以大局為重,增加議席應該對各黨派都能產生激發作用,特別對年輕的及獨立人士,有心投身政界,為政府及市民出力。除非是政治大佬,滿足於既有的一切,及不希望有新人士及作風帶來改變或衝擊。
當然,增加功能議席是會使保守人士有多點機會參政,但長遠來說《基本法》不是規定政制發展要走向普選的終極目標嗎?因此所有功能議席最終還是要被取消的,相反,增加的普選議席是會保留下去的,難道為長遠目標可延續,讓暫時的功能議席出現,最終還是要變普選,不是更好的策略,怕新加功能議席而不接納長遠可保留下去的直選議席,不變成是因噎廢食嗎?

最後,若民主派真信任民主和群眾,就不應放棄任何可發動市民更積極參政和選舉的活動,更多揀選議席不一定代表有更多既得利益者得益,但更多直選議席就肯定提高群眾的政治意識和參選,任何黨派都應歡迎這發展,而不應退縮的。
四二六「確認」不但可被理解為中央對特區政改欠缺信心,也可被視為民主黨派一步到位的要求太偏鋒而無法實現,這就說明共識政治及溫和路線何等重要!○七及○八年無普選並不是天塌下來了,反而各黨派應為長遠的民主發展鋪更結實的路,而立法會增議席正是一個好出發點。可惜的是,民主發展網絡及民主黨都似乎不願推動○七到○八的政制發展,希望大家可解開這心結,為大局着想,讓共識政治可打開新局面。
……………………………………………………
作者為自由黨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