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溫總降溫 任總放任

國際視野:溫總降溫 任總放任

中國政府採取行政措施冷卻經濟,其首要目的是壓抑通貨膨脹,其次是阻遏過度投資導致資源錯配,再者是關注環境破壞問題。
至於有分析員指這次調控是趁機整頓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政府,因不問效益只求邀功地盲目擴張,這似乎有點牽涉政治問題,不在本欄討論之列。

立法會不懂經濟?
隨着美國帶動全球經濟復甦,新一輪增長周期開始,為滿足需求,出現高增長率的固定資產投資乃屬自然現象,不過因為樹大有枯枝或部份企業只顧眼前利益,在一窩蜂的心理驅使,無論囤積居奇、執輸行頭,甚或混水摸魚,加上地方政府或銀行領導欠缺經驗的情況下,這個「球」不膨脹起來才怪!問題是整體需求是否如表象描述般大,卻沒有一個精密和準確的統計,例如房地產和汽車製造環節,前者只管興建,空談賣晒可以賺幾多錢,卻沒有理會收入水平是否趕得上;後者為達致規模經濟效益面對競爭,對鋼鐵及有關材料需求拓大,可是真正能銷得去嗎,就算可以,長遠計有利可圖嗎?不無疑問。
根據一項統計,去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達27%,是93年以來最高水平,當中只傾斜於數個行業如鋼鐵(+150%)、水泥(+210%)和紡織業(+600%),這些又是由哪個環節拉動?此外影響民生最大的糧油及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令到中國CPI上升至接近3.5%,可是失業率未見下降,城鎮個人收入不增反減,試問如何承受?溫總理勒令降溫,實屬明智。值得慨歎的是,金管局任總說:「中國打噴嚏,好多經濟體系會感冒或肺炎」,不無欲蓋彌彰之嫌,唉!原來立法會內懂經濟的只得劉慧卿一個(根本連問都未識問)!!!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