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男士傳宗接代有希望<br>中大破解精子成熟之謎

不育男士傳宗接代有希望
中大破解精子成熟之謎

【本報訊】中文大學成功破解男子精子成熟之謎,可望為不育男性作出針對性治療,讓他們重新肩負傳宗接代的責任。中大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發現,男性生殖器官其中一部份所分泌的基因「Bin1b」,可令本來幾乎完全沒有活動能力的精子獲得運動能力,是啟動精子活動機制的必要元素。中大研究人員期望在此基礎上研製針對男性不育的藥物,為不育男士帶來福音。 記者:陳倩雯

中大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小章介紹此最新發現時解釋,男子精子由睪丸製造,但在睪丸內的精子仍未成熟,不具活動及授精能力。直至精子到達連接睪丸的附睪(位於睪丸旁的男性生殖道附屬性器官)時,精子才會成熟。但全球科學家一直不了解為何精子到達附睪後即會成熟起來,該研究中心最近成功成為全球首個破解此謎的醫學機構。
陳小章說,研究人員從老鼠實驗中發現,附睪頭部的上皮細胞會分泌出一種同樣存在於人體內的基因「Bin1b」。「Bin1b」會黏附在精子的頭部,令精子的活動能力由原來的極微量提升至三成,顯示「Bin1b」啟動了精子的活動機制,變得成熟起來。當精子由附睪頭部游到中間的體部、甚至尾部時,令精子的活動能力加強,向前游的距離也大大增加。有關研究已在最新一期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發表。

六對港夫婦一對不育
本港現時每六對夫婦中,即有一對不育,當中因男方問題導致不育的約佔三分之一至一半。陳小章從最新發現中推論,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基因「Bin1b」出現的突變或不正常。她認為有關發現可作為診斷男性不育的重要指標,該研究中心下一步的研究是測試男性不育病人的「Bin1b」基因是否有變。

發現將有助控制人口
陳小章續稱,如發現「Bin1b」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原因,即可循此方向,針對有關基因突變或不正常問題,研製藥物作為輔助生育治療,提升精子活動能力,相信較依賴刺激劑激發精子活動能力更具針對性。不過,研究道路仍然漫長,最快也要八至十年有關藥物才可面世。相反,此發現也有助控制人口增長。她解釋,當「Bin1b」被抑制時,精子即失去活動能力,不能授精,從而控制生育。
中大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於○一年,已成功發現「Bin1b」具有殺菌能力。該中心將進一步研究「Bin1b」如何令精子具有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