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金融市場環境在四月開始逆轉,管理逾萬億元外滙基金的金融管理局,在上月份將外滙基金於今年首季賺取的一百六十八億元投資收益賠光,令外滙基金截至四月底錄得淨投資虧損。該局總裁任志剛表示,對於今年度外滙基金向政府交數時,能否滿足財政司釐定的一百二十億元指標,他個人有「好大疑問」,如未來投資再失利,對政府財政狀況難免有影響。 記者:劉美儀
有市場人士認為,外滙基金受被動的投資策略所束縛,不能輕易在獲利後套現或作出太多調動,資產多為債券,且持有至到期,若美息炒升的趨勢持續,外滙基金便很難賺錢,甚或出現一些虧損。
剛過去的○三年度,外滙基金賺取了八百九十七億元投資收入,為特區政府的庫房帶來二百五十七億元進帳,以人均計即為每名香港市民賺取了近一萬五千元。但投資市場瞬息萬變,單是今年四月份,每名市民又因外滙基金而虧損了約二千八百元。
任志剛解釋,投資環境在四月初明顯逆轉,美元轉強加上市場擔心息率上升,令外滙基金內的債券及股票投資,均受影響,原本在今年首季錄得的一百六十八億元投資收入,到四月份亦「已消失咗」。不過,他強調金融市場波動很大,特別是「一個個月睇」的波幅更厲害,因此外界不要單着眼於個別月份的短期波動,要從長期表現總括外滙基金投資收益及走勢。但他不肯評論是否有信心,到年底時外滙基金投資收入能賺取正回報。
若按首季度賺取了一百六十八億元投資收入計,外滙基金向財政儲備的分帳應是四十五億元,但由於截至四月底掉頭虧蝕,故理論上財政儲備要向外滙基金,按比例「回吐」相關收益。
市場預期聯儲局將於八月加息,年底前加息幅度為零點七厘,因此該局認為,在可見將來,貨幣、股票及債市會極為波動。
一美資銀行交易主管表示,債券價格因市場預期息升而在四月份下挫,相信是導致外滙基金輸掉首季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為根據外滙基金資產的投資基本準則,債券比例佔近八成,以四月份美國三十年國庫券價格下跌約百分之七計,即月初持有每一百億元債券資產,至四月底時帳面值已蒸發了七億元。
他指出,外滙基金受投資策略所限,不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可以將儲備的若干比率作進取型投資,並賺取較高回報,處於息率下跌周期、債券帳面值上升的有利環境,該局亦不輕易套現,只能帳面獲利,即使有沽貨變現行動,相信比率亦不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