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總指樓市炒風未加大銀行風險<br>負資產減至四萬

任總指樓市炒風未加大銀行風險
負資產減至四萬

【本報訊】物業價格回升令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持續顯著減少,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立法會透露,正在編製今年首季數字,初步顯示截至3月底,負資產宗數將大幅降至約4萬宗,即較去年底的67575宗回落逾四成,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有物業代理預計,只要樓價再升一成,負資產情況可消失,但也有代理料要到06年才可消失。

任志剛對於未來負資產宗數會否繼續下跌沒肯定回應,他認為要視乎房地產市場走勢,但拒絕預測樓市表現。他只重申,若房地產價格持續穩步上升,對改善負資產狀況自然有良好影響。他亦希望如此發展,因為可以更有利於銀行管理風險。過去一段時間,對破產及負資產的雙產問題,他擔心會為銀行帶來風險,惟目前覺得「此等風險已愈來愈減退」。

廖銀預測年底降至兩萬
以確認人身份登記進行的物業買賣,可反映樓市是否存在炒風,任志剛表示,3月份以此進行的交易,佔物業二手交易登記總數4.4%,雖與97年的數字仍有距離,但已較之前明顯上升,惟相信不會對銀行風險構成影響。
廖創興銀行(1111)高級經理張南中接受電視訪問時估計,經濟好轉及資產價格上升,會令負資產情況繼續減少,至年底時有機會降至約2萬宗。

中原:負資產有望消失
中原地產同日公布,該公司調查得出的負資產宗數為6.4萬個,較去年12月底跌34.9%,幅度與金管局公布的相若。該行是以95年後私樓成交紀錄估算,假設業主承造6成樓按,仍欠銀行貸款者為負資產。該行研究部高級經理黃良昇指出,按本身指數分析,今年首季樓價升22.4%,因此負資產大幅減少,又稱若今年5月後樓價再升10%,則以6成樓按計的負資產業主可望全數脫困。
利嘉閣地產董事總經理何紹章則預期,次季樓價可升5%,故將有更多業主脫離負資產行列。根據該行內部分析,香港負資產宗數於首季末為5.23萬名,高於金管局的統計,若次季樓價升半成,則負資產可降至4.63萬名。

樓價續升更多苦主脫困
他更指出,按數據推測,若以未來一年樓價每季調升5%計,則負資產問題可於06年首季消失。他表示,負資產減少,可令有關業主有機會換樓及轉按減息,令樓市潛在上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