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台營運總裁蔡東豪加入商台只有短短十七個月。他這樣總結過去近一年半的電台生涯:「(風波)一浪接一浪,好像未停過……但我發覺,我做錯事情被責備,從來不會因為做不夠數(生意),反而處理一些與社會責任有關的問題處理得不好,(上司)反應好強烈。」
蔡東豪口中的上司,包括商台董事局主席何驥及他視為精神領袖的俞琤。蔡東豪說,俞琤邀請他加入商台時,早已向他表明「商台是社會責任先行」,在金錢世界打滾多年的他,當時頗有懷疑:「你以為你是社會福利署嗎?喂,試試李嘉誠公開說社會責任先行,這大有問題,因為他應該首先照顧股東利益!」
但經過十七個月驗證,他發覺俞琤並沒有騙他。他不肯透露一些被他形容為「刻骨銘心」的具體例子,但他承認,他在商台十七個月,上司對他最強烈反應的其中一件事,是節目主持人評論時政時用了一些過份不雅的字眼。他強調:「不是不可以批評,是字眼太過份的問題。其實,很可惜,原本是很好的批評,但你卻錯誤用字,轉移了大家視線,捉到鹿脫不到角。」
但蔡東豪舉了另一個例子,強調商台重視社會責任多於賺錢:「早陣子(電台節目主持人)吳君如買了一部3G手機,用整個節目罵這部手機,而3G是我們客戶。吳君如又用整個節目罵貝沙灣掛羊頭賣狗肉,播法國音樂,播法國南部風情,但沒有播放薄扶林南部風情。」
「她用整個節目來罵,我們一句話都沒有說過,但我們會看你有沒有搞錯事實,如果是事實,我們好尊重言論自由。」
蔡東豪說,商台重視社會責任的方針不會變。作為商台營運總裁,他認為自己最大挑戰,是如何在照顧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照顧到股東利益。他笑說:「燈油火蠟,租金薪金,每樣都要錢!」
蔡東豪主動舉了一個例子:他剛上場時,將鄭經翰主持《風波裡的茶杯》由早上八時至十一時,改為七時至十時,被批評為封殺鄭經翰;但其實他只是希望借助鄭經翰的號召力,拉長戰線。「現在,《風波》的廣告客戶提早在七時落廣告,而新節目又吸引了新的廣告客戶,整體廣告數量多了。」他說:「我不信『聽慣』這回事。所謂『聽慣』,其實因為電台剛好在那一個時段播那些節目……」
記者:李慧玲、黎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