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那篇「期指轉倉便宜莫貪」一文見報後,收到一些讀者的email,對筆者加以鼓勵,非常感謝。亦有些朋友詢問,為何不進一步剖釋滙控(005)及恒生(011)在本月除息,引致5月份期指出現大低水的問題?
在過去數年,每年二三月間,筆者皆會在本欄及周日的《譚紹興講股》一欄中,討論滙控、恒生兩大銀行股除息因素引致期指低水百多點的情況。由於筆者每周要「爬」6篇稿,故不會錯過任何熱門的話題,藍籌股除息引致期指低水的因素,可謂本欄每年的例牌菜式。筆者早在今年的二三月間,在本欄及周日一欄中,多次講述股份除息引致期指低水的事項,好像今年3月1日,本欄便以「留意期指低水變化」為題,指出在過往多年,滙控、恒生除息因素常引致期指低水百多點的情況,同時亦指出,滙控、恒生在今年已改為每季派發股息,故期指的大低水現象將會每季出現一次。
因滙控、恒生股息而引致期指低水的因素,筆者在過去數月已談了多次,故上周五便沒有再進一步詳述股息引致低水的因素。
根據滙控及恒生的年報,它們將在5月4日公布04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滙控亦指出將在5月19日除息,相信近日5月期指的低水便是由此兩大銀行股的股息引致。
另一方面,長實(001)、和黃(013)及太古A(019)等在5月除息的因素,大約相等於指數30多點。
近期港股開始逐步逼近250日長期平均線,究竟這是否趁低吸納良機?回答此問題前,我們不妨回顧港股在97及00年那兩升浪時的情景以作參考。
為方便起見,現以恒指的50周線取代250日線。附圖乃恒指的周線圖及50周線,圖中可見,在95-97年那一升浪,恒指由95年低位6000多點反覆上升至97年高位16000多點,其間恒指先後3次下試50周線,但直至第4、第5次下試50周線才真正跌破。
另一次便是98-00年那一大升浪,那次恒指由6000多點一直飆升至00年的18000點歷史高位,其間港股亦先後3次下試50周線,但直至第4、第5次才真正跌破。
回顧過去港股兩大升浪,可見恒指較少在第一次跌破50周線後,便直線下挫,筆者估計這次亦不例外,相信稍後隨港股逼近50周線(現處約11800)或250日線(現處約11580)時,港股頗大機會出現強勁反彈。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