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開始進入悶戰階段,實在十分正常,現階段看好後市的投資者,應該早已投入。如果淡友不再努力進攻,令股價出現更平的水位,不易吸引按兵不動的投資者出擊,未見到有特別理由,令大跌後的股市氣氛重新向好,估計買賣兩閒的日子,將維持一段時間。
跌勢喘定在低成交下牛皮,往往是長線投資者入市的良機。交投低迷,有大量時間做功課,而且沽家求售心切,肯以低價成交。不過現時入市,要做足心理準備長線作戰,短期沒有運行的機會相當高。
昨日提到散戶多心,問股票喜歡集齊一套同行股票ABCDE作比較,其實不只散戶如是,行內人也是同一作風。
筆者一位朋友經驗甚豐,最近便忽然鍾情一隻半新股,理由是PE甚低,業務垂直綜合,風險似乎相對較低,但筆者當日在討論間,禁不住大潑冷水。
市況低迷,現金是王,現在放在投資者面前吸引的股票,少說也有一百幾十,半新股欠缺紀錄,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壞處,一定是舊股率領大隊反攻。
PE低亦並非賣點,投資情緒相當差,幾倍PE仍有大量沽壓的股票,隨手拈來也有好幾隻。筆者朋友鍾情的股份,表面上垂直綜合,可是產品檔次較低,業務規模較細,卻比行內大企業好賺,是有道理可依,可是現在時勢人人多疑,過份好賺,會叫人感到不安,所以反而難升。
經過一段時日考驗,這種股份可能聲價十倍,但未交出進一步業績之前,一定長期存有折讓。買入這類半新股,應該要有長線的心態,單純投機博資金流向逆轉重投股市,不用刻意求冷,必定是以舊股作主力,半新股頂多是炒落後的對象。
近期上市的新股紛紛跌破招股價,在旺市中上市的新股,招股價的參考價值甚低,因為當日定價十分進取。釐定投資價值,應是與同行股份作比較,上市日子短,一定要有折讓才吸引。上市公司出事,通常都是在上市初期,忍手半新股,斬腳趾避沙蟲是有道理。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