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峯會塵埃落定,所發表的聲明了無新意,涉及滙價方面的亦只有寥寥數句,而且是重複了對上一次會議時的論調,即是「希望滙價不要過於波動」,以及「希望各國能採用較富彈性滙率」。
七國既無為滙價作出新的指引,滙市自然以不變應萬變,美元亦繼續受惠於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憧憬,得以維持峯會前持續反彈的勢頭,上周兌三大歐幣分別創了5個月新高,兌日圓亦一舉攻破了近期重要阻力位的110關口。
雖然美國短期內會加息的預期心理已存在了不短日子,滙價理應反映了此項利好消息,但市場對歐日貨幣仍缺乏信心,形成加息因素可以翻炒再翻炒,美元亦愈走愈高,直至上周四美國公布了較預期遜色的首季經濟增長數字,美元才強勢稍斂。
上周曾出現歐元反彈而日圓則回落的背道而馳局面,很明顯是受交叉盤拆倉所引致,而中國總理溫家寶透露會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以便壓抑過快的增長步伐,避免通脹重臨,相信是促使投資者反倉的其中一項誘因。因為中國若收緊增長步伐,除了商品價格會因需求下降而回軟,導致商品貨幣相繼急挫外,鄰近國家中應以日本所受的影響最大。日本近年來一直致力拓展中國市場,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日本貨品第二大輸出地,若中國緊縮經濟的話,日本經濟自然首當其衝。
日圓的走勢,亦令筆者聯想到「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說話。日圓在上月初之前仍節節上升,日本央行一再大力干預,單單今年頭3個月便動用了逾10萬億日圓作為干預之用,佔去去年全年干預金額約20萬億日圓的一半有多,但仍未能制止日圓上揚。想不到日本央行宣布減少干預,而在市場猜測有此決定是由於經濟好轉,日本政府可以容忍日圓處於較高水平之際,日圓卻是不升反挫。
從日圓的走勢,大家更應明白基礎因素不可過於輕信的道理。日本經濟好轉,已是公認的事實,但大家又可否思考過,為何日本經濟陷於低潮時,日圓上升;到了經濟有起色時,日圓卻反挫呢?
也許有人會提出「相反理論」作為解釋,但美元卻是在經濟滑坡之時下跌,經濟轉佳便回升,這正好反映相反理論並不盡然。筆者認為,主導滙市的最重要因素仍是技術層面,因為在滙市每日數以千億的交投中,只有不足5%是來自實際需要,其他則是炒賣盤居多,在此情況下,基本因素便很容易成為陷阱。
不是說基礎因素沒有半分可取,但基礎因素只能作為在某些技術阻力或支持關口前博反彈的參考理據,用以加強信心,而在實際開盤入市時,大部份時間仍應跟着趨勢走,賭拗頸錢可免則免。英文諺語那一句「trendisyourfriend」,確實可圈可點,難怪有不少投資者奉之為金科玉律。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