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市場漸見復甦,香港銀行界積極部署迎接商機。美資花旗銀行今年也要催谷新品牌花旗財務,擬在年底前全港再開設10家分行,招聘人手最少80人,爭取無抵押貸款以倍數增長。
花旗銀行個人財務總監周永贊接受訪問時說,香港成年人使用無抵押貸款的滲透率,目前僅12.3%,遠低於美國的30%,市場空間委實可觀;今年香港經濟改善,失業率及破產持續減少,個人正面信貸資料庫去年也正式運作,均製造良好經營環境,因此花旗今年會在香港積極擴充財務業務。
花旗銀行2002年5月首次引入花旗財務品牌,至今共有2家分行,各已達到營業指標。該行計劃今年再增加10家花旗財務分行,令總數增至12家,其中2家位於沙田和旺角的分行,會在本月開幕。
對於市場定位,周氏希望透過信貸策劃(creditplanning),吸引消費者按自己不同的目標和需要,如學業、創業、裝修、瘦身等,應用無抵押貸款,以改善個人現金流,又或作債務重組,以改善財政管理,料這類貸款長遠會佔該行無抵押貸款逾50%,其餘為應急錢。他又強調,花旗只會按照客戶承擔能力借錢。
息率方面,他表示會具競爭力,目前平均息率約20厘,而市場息率介乎單位數字和約40厘不等。
對於銀行和財務公司的定位,周氏表示,無抵押貸款會主力由花旗財務處理,並會將有需要客戶,從銀行轉介予花旗財務品牌下的策劃員。
雖然金融風暴後不少香港人都有個人財政問題,但他仍相信,這並不會影響這個市場的發展,長遠更希望香港的花旗財務能追上集團的水平,即財務業務佔個人銀行盈利30%,與零售銀行和信用卡共同成為個人銀行之三大支柱,但並沒有時間表。
周氏又認為,香港文化是否適合這類財務生意發展,則不能簡單評論,並引用互惠基金和信用卡貸款為例,指5至8年前,香港互惠基金市場不普及;10年前也沒有人想過會用信用卡借錢,但現在這都很普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