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油集團罔顧公眾安全製造「流動炸彈」,用貨櫃車從內地偷運大量電油來港牟利,對市民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危險。海關誓言加強堵截及打擊「鬼油」(非法燃油)販賣活動,上周接連展開行動,先在荃灣城門道連破兩個私油場,拘捕一名持雙程證的主持及一名正在加油的司機,記者緊隨關員行動直擊整個過程。 記者:鄭華、黎樹雄
海關稅收及一般調查科監督方大維稱,近月先後揭發多宗貨櫃車偷運電油案件,由於電油揮發性高,焗在密不透風貨櫃內遇高熱或碰撞產生火花極易引發火警爆炸,倘偷運過程中在馬路上發生事故,道路使用者或被殃及,這類流動炸彈明顯罔顧市民生命安全。他指出,海關最近截獲的一宗走私電油案,整個貨櫃擺滿電油桶,其中一些膠油桶竟被熱力谷至膨脹變形,由此可見私油的危險性。
他指出,非法油站如雨後春筍,令不法之徒冒險偷運電油來港,海關已重新部署全面性打擊策略,包括與內地執法部門加強情報交流,堵截海路和陸路偷運燃油活動,以及加大力度掃蕩私油站。
另外,針對違法使用鬼油的車主及司機,除提出檢控外,還會向法庭申請吊銷再犯者駕駛執照及充公汽車。
方大維又稱,販賣私油活動存在已久,過往不法之徒在港購買工業用免稅「紅油」(油渣)脫色後;充當供車輛用的含稅油渣出售圖利,去年中海關與本港四大油公司聯手推行「自行規管計劃」,但凡大量購買工業免稅油渣者,海關都跟進押送調查,了解對方是否確實需要大量油渣,結果成功堵截私梟從此途徑取得紅油脫色圖利,亦令黑市紅油市場大為萎縮。惟在紅油潮後,不法之徒竟改為偷運及販賣危險性更高、利錢更深的電油。
據悉,本港電油價格及稅項高企(見表),而僅一深圳河之隔的內地電油價卻較港便宜近三分二,不法之徒在內地搜購質素較低電油來港圖利,甚至為加大液體量牟利,不惜在電油中加入大量易燃化學物品,這等具危害性化學品不但對汽車引擎造成損害,更嚴重污染空氣。
為積極打擊販賣私油活動,海關展開不定時行動,上周五下午一時半,約三十名關員在荃灣城門道埋伏監視,見時機成熟兵分兩路,衝入兩處相距不足二百米的地盤入口荒地及一處隱蔽山邊,連破兩個私油場,當場拘捕一名上月初才從內地陽江持雙程證來港的主持(三十二歲姓馮男子),另一名四十一歲姓陳男車主,正於私油站內替私家車加油,亦一併被捕,至於另一私油場主持則跳入草叢逃去。
海關稱,行動中共撿獲近二千公升電油及八百公升脫色紅油,至於被捕兩名男子稍後會同被起訴。另外,海關上周四下午二時許,在文錦渡關口亦截獲一部附有冷凍櫃從內地返港貨車,在貨斗上搜獲六十五桶共一萬三千公升走私電油,一名三十一歲貨車司機及四十九歲車主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