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某些地區,樓價在近年急升,部份地區的樓價更以平均每年約30%的步伐升值,而自1997年至今,美國整體平均樓價亦已翻了一番。由於這次的樓市狂熱是由異乎尋常的低息環境所促成,而其間已有不少美國國民爭相把所居住物業進行加按套現,故此今次的樓市榮景一旦結束,便會衍生出一些問題。
若樓市泡沫真箇爆破,所衍生的問題絕不可等閒視之,因為自從2000年開始,美國的消費已不再是由資本投資和就業職位的增加所推動,動力反而是來自物業市場的資產通脹。
物業價格升值,容許業主頻密進行加按活動,再把額外套取的現金(亦即是額外的舉債)用來購買一些如汽車之類的耐用消費品,又或是一些非耐用的消耗性質消費品。
不過,現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正面對嚴峻問題──假若美國經濟持續擴張的勢頭沒有改變的話,美息便無可避免地需要提升,屆時樓市市道縱使不崩坍,樓價亦難以維持現時節節攀升的走勢。美國現時正處於實質負利率(即通脹高於名義利率)狀態。
大家不妨看看附圖1。圖中所見,美國已建成而未售出的空置單位存貨數量,已處於紀錄新高水平,假如息率真箇因經濟維持強勁而被挾高的話,必然會大大打擊美國國民的置業意欲,對於仍持有大量單位而未能及時散貨的建築商而言,財政必然會遭受打擊,受損的程度亦不言而喻。
因此我建議,假如投資者是看好美國經濟前景,認為現時的擴張勢頭可以伸延的大好友,最好盡快沽清手上所持的建築類股份,尤其是那些以起樓為心業務的建築公司。
個人而言,我對於美國經濟能否維持強勁的力度,仍抱有懷疑看法,主要是因為美國消費得以維持勁勢,完全是由額外借貸和政府大灑金錢兩大因素所催谷而成,後一種做法亦無可避免地導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愈谷愈大,甚至一放難收。
實際上,我近日才購入了一些美國國庫券,因為我認為在未來數周,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可以會出現「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的局面,而這環境將有利美債價格作出短線反彈。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看看附圖2。圖中所展示的,是美國10年期國庫券在近2年多的表現。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債價回落至現水平,理應有一定的支持,而出現一次溫和反彈,亦是大有可能的事。
無論如何,此次的短期反彈完成後,美債價格在技術上將會形成了一次短期的頭肩頂形態,而這個走勢亦意味着美息日後將會愈走愈高。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