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投資美股已有一段頗長時間,故經常會閱讀有關華爾街股市的新聞報道,記憶所及,好像很少看到類似有關中國經濟問題引致美股下挫之報道,但上周路透社便以「USstocks、bondsandgoldsinkChinafears」為標題,CBS亦以「ChineseconcernsagaineaseEurope(markets)」為題,指出近期中國宏觀調控冷卻經濟的措施,引致歐美股市紛紛下跌。
過往投資市場有一句常用的句子:「美國打噴嚏,全球大傷風。」反映美國經濟對全球經濟之影響力,想不到今次竟然輪到中國了。隨着中國經濟不斷強大,相信數年後市場便可能會改為「中國打噴嚏,全球大傷風」了。近年中國經濟以快速步伐增長,快可步入國際強國之列,但不知中國何時才有真正民主?
由於近年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國內消耗的鋼、鐵、銅等礦材產品已佔全球產量的10%以上,這亦是促使近年全球商品期貨價格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故此上周歐美的金屬礦產類股份如鋁業股Alcoa,銅股PhelpsDodge等股份亦因而下挫。惟美國礦業股的跌幅,相對近日國企股的跌幅,真可謂小巫見大巫,不算太嚴重。
4月份可謂國企股的股災月份,港股雖然在4月表現不濟,但恒指亦只是下跌了5.8%,國企股指數卻在4月下挫了15%,跌幅遠超過港股,重災股如馬鋼(323)、鞍鋼(347)、中國鋁業(2600)、安徽海螺(914)等,在4月份的累積跌幅達3成以上,無異於一場小股災!
由於國內的宏觀調控措施剛開始,對國企股的真正影響尚未出現,故國企股短期可能有短暫反彈,惟距真正的止跌回穩,相信仍有一段長時間。根據過往經驗,投資者在現階段可做的,莫過保本為上,故最佳策略便是趁每次反彈時盡量減磅。
國企指數由去年4月低位2016反覆升至今年1月高位5440點,累積升幅達3424點,下調升幅的0.382、0.5及0.618位,分別為4132、3728及3324點。上周國企指數基本上已一度跌破0.382位,短期相信0.382-0.5區,即3728-4132水平是國企指數的支持區。綜觀國企指數由97年至今的月線圖,國企指數的跌浪通常由4-5支連續的陰燭組成(正如附圖的A、B、C、D所示),跌浪極少在兩支陰燭後便完結,故3728點看來不是這次國企股跌浪的底部。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