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朗清報道】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去年將各普通科門診整合,發展社區醫療服務,以強化基層醫療,除設立家庭醫學訓練中心,首次在普通科門診加設專科服務,及開設護士主理診所評估及監察病人的病情;一年間成功將一千名專科病人轉介普通科跟進,間接減少病人輪候專科的時間。
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張偉麟表示,聯網早前接管衞生署轄下的普通科門診後,去年開始將各門診發展成社區醫療中心的醫療模式,目的使一些病情並不嚴重、行動自如的病人離院後可到社區,甚至家居接受治療,但首要工作是加強基層醫療服務。
他又說,聯網在仁愛普通科診所成立家庭醫學訓練中心,加強家庭醫生的培訓。中心除提供普通科門診,首設提供專科應診時段,暫時只限精神科和糖尿科,今年會增加兒科及骨科。
新界西聯網共有七間普通科門診,其中三間近月增設附屬的護士主理診所,跟進已獲醫生診斷或剛出院的病人,提供病情評估及監察服務,「我哋希望每間普通科門診都設立護士主理診所。」
聯網服務總監區仕仁說,過去一年聯網發展社區醫療中心,額外將一千名病情穩定的專科病人,轉介普通科門診跟進;不但令該些專科病人獲得更好照顧,並間接縮減了病人輪候專科的時間。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出院病人,張偉麟稱,正強化現有的社康護理及外展服務,過去一年設立十五間社康護理中心,主要跟進一些中風、髖關節及有傷口等的病人,「中心嘅護士會上門替病者洗傷口,唔使佢哋撲返醫院。」
每間中心設兩名護士,每人每日負責八至十二個家訪,迄今中心合共跟進了九百名病人;今年計劃增設四至五間的社康護理中心。
張偉麟強調,為了加強與區內私家醫生的聯繫,正建立「新界西醫院聯網私家醫生網絡」,預計下半年實施,方便私家醫生轉介病人到醫院專科門診或住院;聯網治療病人後,亦會向有關醫生提供病歷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