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休息: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 陶傑

星期天休息: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 陶傑

耶穌在傳道的時候,曾經遇到兩難的諮詢。猶太的社區領袖問耶穌:應不應該交稅給羅馬皇帝凱撒?如果耶穌公然叫猶太人抗拒繳稅,就是煽動民間違法,顛覆羅馬帝國,但如果耶穌叫猶太人納稅,那麼他所說的「我是猶太人的王」就不能成立。耶穌聰明地擺脫了問題引起的困境,就是流傳後世的一句話: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耶穌為甚麼這樣說?因為耶穌自己明白:他的王者身份,是指精神世界的王,並非地上人間的王。凱撒的王國有世俗的法律,民間必須遵守,但精神王國的王,卻另有至上的王權,信徒一旦選擇了信仰,即不得質疑。宗教的王國之有別於民間的政府,正因為兩者的層次不同。前者是虛茫的宇宙,不用天文望遠鏡或乘坐太空船,人的肉眼沒法看得見;但後者是藍天白雲天空,只要一仰首,就能辨別星月和太陽。
在耶穌之後,基督教爭取的宗教自由,是向世俗的國家政府爭取教會管轄信徒的自由,讓教會可以在特定的權力範圍內另行建立一套組織的控制。在此一精神領域之內,教會不必認同「人間王國」的價值標準,包括民主投票。也就是說,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可以由選民來決定,梵蒂岡的教皇,從來不由天主教徒一人一票選出。只有對宗教一無所知的人,才會問一個愚昧的問題:在東歐的共產國家解體的時候,教堂從中參與甚深,天主教支持東歐的民眾推翻蘇聯和共黨政府的專制統治,但為甚麼梵蒂岡自己卻不講民主,教皇不是由一人一票產生?

本人不是天主教徒,引述耶穌的名句,因為最近特區政府推行所謂「校本條例改革」,要求教會的辦學團體接受新法例:在教會的校董會加入所謂家長和教師代表。本來讓家長進董事會,亦無不可,不是甚麼大事,但立例強制執行,則屬過份。然而有人卻把事件扯到「民主」上頭而政治化。港區主教陳日君拒絕,本地的一些政治勢力自以為這次得理,洋洋得意地問:咦,陳日君平時主張民主,為甚他自己卻反對校本改革的「民主」?
這是一種偽邏輯,是「人間社會」和「精神王國」兩大觀念的混淆。對天主教稍有認識的人,都會明白陳日君在說甚麼。極權勢力在對一個地方的權力未能染指之際,往往打着「民主」的旗號惑眾而進攻,當他們坐佔了權力,則又必定把「民主」的口號收回壟斷。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倒台,其前後的「解放革命」,之所以在中國引起巨大的異變,大量的知識分子和歸國華僑很快就感到受騙。
政府以「民主」的藉口來推行「校政改革」,又以「民主不是萬靈丹」來抗拒政制改革,其詭辯的手法是一樣的,但連本港的民主黨派也跟在後面胡鬧,藉此爭取教師和家長的選票,以為非此即不足以顯彰他們的「民主原則」,則不由不得不令人認同中國政府的結論:香港人的政治質素,以民主派為例,遠遠未夠成熟,不足以普選。
教會辦理的學校,不需要甚麼家長教師的代表來參加管理,這不是甚麼民主之爭,而是信仰之論。教會的辦學理念,行之千百年,一直由教會人士來設計,不容其他人干預,因為宗教是宗教,政府是政府,正如凱撒是凱撒,上帝是上帝。宗教家可以參與政治,但政客不可以干涉宗教,兩者之間並不「平等」。如果家長和教師不認同教會的辦學理念,大可以退學,香港還有其他如「愛國學校」一類選擇。反過來說,香港的精英名校多數是教會管理,當特區政府的「教育改革」一點也不「循序漸進」,在所謂「母語教學」的激進衝擊之下,七年來家長爭着把子女送進教會學校,正因為教會學校「不民主」的辦學管理值得信任。

教育的目的是敦沐品格、修養心性,教會辦學更加要信守宗教精神。宗教的教育精神只能由教會來定義,不讓外行的人亂干預染指。
教育管理是沒有「民主」的,道理很簡單。當今大陸北京上海的暴發父母,一窩蜂把子女送去英國的寄宿學校讀書。英國的私立貴族學校,收納的中國小留學生太多,已有「黃禍」之憂。中國的家長可不可以向英國的寄宿名校如「伊頓公學」提出,要伊頓加入中國家長的代表?恐怕人家的校長會很禮貌地答覆:「我們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辦學,已經有幾百年。我們沒有委任學生家長——尤其是亞洲國家的父母進入校董會的傳統,如閣下有任何意見,我懇切建議閣下把孩子接回中國,我相信貴國的教育制度包括孩子的儒家理念對你的孩子更加合適。」三天之後,這位中國小留學生一定會接到舍監的通知,請他收拾行囊,退學回國。
不僅教會學校,香港山頂的德國和瑞士人學校、港島南區的英人學校,校董會都不須要甚麼家長代表。這些學校本來就不是為本地人而設,許多中產父母卻拚命把子女塞進去。但你把孩子送進來,不管是因為你不信任中國式的教育還是崇洋的虛榮,就必須完全遵從認同人家的民族文化教育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德國、瑞士、英國都是民主國家,有意見可以寫信告訴校長,但對不起,這些學校完全沒有義務向香港的華人家長讓出一絲半分的校政管理權。一句話:學校管理不是講民主的,不喜歡,可以退學。
陳日君主教的堅持是正確的。當初聖公會在中國上海開辦聖約翰大學,也不歡迎滿清或北洋軍閥之類以「開放校政民主」之名來立例指手畫腳,聖約翰大學如果到今天還有一點清譽,正是因為當年的校政管理層沒有一個拖着辮子的中國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會應該堅持原則,隨時準備放出辦學權。「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其實只有上帝最終能審判凱撒,凱撒對上帝並無「提意見」的干預權,因為在精神的王國裏,只有「信」或「不信」,沒有「民主」還是「不民主」。
(圖)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反對政府提出在校董會加入家長及教師代表。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