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壓力再度困擾環球股市,上周四公布的首季GDP未如預期強勁,顯示經濟增長只屬溫和,但GDP平減物價指數則上升2.5%,高於市場預期的2%,顯示通脹威脅進一步增加,拖累杜指及納指再度下挫。
預期美股本周仍然會以偏軟為主,一系列重要經濟數據對大市有啟示作用,最重要的自然是周五的就業數據,如果新增職位再大增20萬份或以上,6月30日聯儲局另一次會議上宣布加息半厘並不足奇。
港股連跌3周,上周跌幅441點或3.6%,表現較外圍為差,除受到加息陰影影響外,沙士確診病例增加,以及中央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令中資股再度暴跌嚴重拖累恒指及國企表現。港股現已跌至市場預期的11800點,但以目前情況來看,此水平支持力並不強,預期將進一步下試去年11月低位11661點。
相比恒指,國企指數跌幅更驚人,全周共跌443點或9.8%,資源股繼續遭基金洗倉,跌幅普遍有一成至兩成!雖然此類股份已極度超賣,PE甚至降至單位數以下,隨時會有零星反彈,但反彈過後仍有機會再試新低,不宜吸納。本周為國內五一勞動節長假期,相信不會有新政策推出,國企或有反彈,但這亦是投資者減持國企股的最好機會,定要珍惜。
大家如是筆者長期讀者,應知道筆者自去年底已看淡國企,於2月時更預料國企今年將跑輸大市,當時國企指數仍是高企於5000點,現時已下跌逾兩成。面對通脹帶來的威脅,自03年10月以來,中央政府屢屢重拳出擊,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和經濟過熱。有了中央的全力支援,國務院上周祭出撒手鐧,用行政命令來直接控制銀行貸款和政府投資,在多重打壓下,國企今年盈利又怎能保持去年水平,股價自然需要調整。
當然,如果令人眼花撩亂的組合仍未能控制經濟過熱的情況,加息將會是最後的步驟,如真需要加息,預期指數未來更有機會下試3500點。
在國企股長線看淡下,除沽出國企股外,買入認沽證亦可。法巴中企認沽證(9966)是一隻新輪,到期日為12月30日,行使價4500點,現時溢價雖達12%,但由於年期長,勉強可以,可趁國企反彈時候低購入,中長線持有。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