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過猶不及 港股值博

國際視野:過猶不及 港股值博

美國首季GDP錄得4.2%增長,稍勝去年第4季的4.1%,但卻遠遜市場估計的5%,理由是消費開支和庫存增幅較預期弱,以及企業資本投資減少所致。此外,衡量通脹的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上升至3.2%,是3年來最大升幅,扣除價格波動的食品及能源的核心指數亦錄得18個月來最快速度上升的2%,GDP平減物價指數則上升2.5%,高於前季的1.5%,意味聯儲局所憂慮的「通縮」威脅已銷聲匿迹,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換來通脹,可謂求仁得仁。數據公布後美股掉頭回落,本來早段升得好地地,結果卻以見「紅」收市,美滙亦稍為上升,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急彈上4.56厘,表現如此「激」,無他,皆因市場憧憬聯儲局加息機會大增。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周二例會,相信仍會維持短期利率不變,但會後聲明卻是市場焦點所在,「請忍耐」一詞上次已隻字不提,今次若對通脹來臨稍加關注,必為金融市場帶來漣漪,投資者必須密切留意。

儲局未必提早加息
儘管「布拉格」法寶盡出,力挽狂瀾於既倒,美國經濟終被扭轉過來,實在值得一讚。然筆者一直以來對美國這次經濟復甦總感覺其根基有點脆弱,這從參差的經濟數字可見一斑。是否杞人憂天,稍後自有分曉。不過人們可不要忘記今年是大選年,「布拉格」必想盡辦法力撐至大選前後為止,正如本欄多番強調,(通脹)核心指數只觸及聯儲局心目中目標的2%,工資水平平穩,暫時仍欠缺加息理據,故一廂情願認為儲局提早加息而搶先拋售美股和吸納美元實屬不智。值得一提的是,「古靈精怪」的港股壞消息已盡出,在現水平值得買入一博!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