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只得八十多磅的王淑貞外表弱不禁風,惟她的膽量卻較許多男士汗顏。她十多年前登記成為捐髓者,去年終有機會一償心願,捐出骨髓拯救罹患血癌的十三歲男童劉國俊。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如今體內卻流着相同的血,這種莫名的緣份,成就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王淑貞瘦小的身軀,正是別人所說「可以被風吹得起」的那種。惟她卻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和一顆無私的愛心。
「其實我喺十幾年前『救救小哥頓』嘅捐髓行動中登記成為捐髓者,之後差唔多已經忘記咗呢件事,直至○二年十一月收到骨髓基金通知叫我捐骨髓,我考慮咗一陣就應承。」四十多歲的淑貞說。
國俊於九五年患上血癌,初期以藥物控制病情,癌細胞一度受控,惟其後癌病復發,院方遂着手為他尋找骨髓,未幾便找到淑貞這位有緣人。捐贈手術於去年三月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醫生在淑貞盆骨抽取約七百毫升的骨髓,隨即移植到國俊體內,成為他活命的元素,難怪國俊將淑貞姨姨這位救命恩人形容為「再生父母」。
早前,香港骨髓捐贈基金安排國俊與淑貞姨姨見面,國俊顯得一臉靦腆,送上他用自己零用錢買的一束鮮花及一個啤啤熊公仔,再來一個深情擁抱,以表達他的謝意。
「我以為佢好大隻,但估唔到原來咁瘦,我覺得佢好偉大、好好人。」國俊說。現時,國俊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每半個月覆診一次,今年九月更可返回校園,重過正常生活。
至於淑貞第一眼見到國俊的時候,更不期然感動得掉下淚來。「佢好肥好得意,見到佢𠵱家咁健康,我真係好開心。我同佢之間有一種講唔出嘅感覺,覺得大家好有緣份。」
現職家務助理、育有一對二十歲孖仔的淑貞,對於自己的付出,笑言只是「小意思」,不足掛齒。「我唔覺得自己偉大,呢樣嘢人人都可以做到,幫得嘅就幫。」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
捐款編號:C1338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義務秘書梁憲孫教授表示,本港在91年成立全球首個華人骨髓資料庫後,至今已累積約50,000人的骨髓資料。由於捐贈及接受骨髓移植人士都要驗血及接受身體檢查,每個個案要花費數千元,故每年須籌募數百萬元經費才能應付開支,惟基金營運經費全賴社會各界捐款,現正面臨財政困難,盼獲社會人士慷慨解囊。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