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公布今年工作計劃進展時透露,正研究發展中央股票借貨機制,由該所扮演中間人角色,借出股票予市場人士沽空。大福證券營運總監李耀榮認為是好事,可以令一般散戶較易進行沽空,增加市場靈活性,亦有助增加港交所收入。
港交所在工作計劃中指出,正就一個向經紀及其他潛在使用者提供中央股份借貨設施的構思,作可行性研究。現時投資者可就一批被核准沽空的股份,先作借貨才可進行拋空交易,但小投資者要借貨並不容易,例如可接洽其光顧的經紀行安排,但中小型經紀行可能本身存倉股份不多,又要取得有關股份持有人同意才可進行,比較費時失事,但大型證券行的問題相對不大。
據了解,港交所正研究,中央結算可扮演不同的中間人角色,例如可作為經紀行與股份託管商之間的介紹人,撮合雙方達成借貨安排,另一模式是中央結算直接參與作為雙方的代理人,協助完成借貨安排,但後者的風險相對較高。
另外,據了解,港交所計劃下周公布加強監管保薦人的安排。該所的工作計劃指出,與證監會同意分兩階段進行改革,首階段由港交所修訂主板及創業板的《上市規則》,以及由證監修訂保薦人的操守準則,釐清對保薦人處理新上市申請的盡職審查要求。第二階段由證監修訂保薦人的發牌機制,訂定具體規定。
港交所亦計劃在本月內公布無紙化市場改革的安排,提議採納「發行人名冊模式」,分階段進行,首階段中央結算會將部分存放在其股票存管處,在香港註冊的公司股票轉為無紙化。
港交所結算業務單位主管盛善祥在最新一期季刊指出,諮詢文件建議的分設登記冊模式,會有成本費用、市場對帳及管控、保安以至信貸等多方面問題;至於中央登記冊模式,最大問題涉及中央處理機構的管控權力。另外,港交所宣布,重新委任22名主板上市及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