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沙士襲港低潮起至今年2月,中信泰富(267)跑贏大市。2月至今,則跑輸大市,估計短期內仍會略遜於大市。
■03年(12月年結),集團營業額261.80億元,上升17.3%;純利13.05億元,大跌66.3%,每股盈利由1.77元跌至0.60元。業績大倒退,盈利大降25.70億元,源於:1航空業務分類盈利貢獻(未減一般行政開支的稅前盈利.下同)減少8.47億元;2基礎設施盈利貢獻減少6.30億元,原因是上海三橋兩隧已售再無收入;3投資物業撥減值準備5.87億元,上年並無同類撥備;4物業貢獻減少4.10億元;5信息產業貢獻減少3.91億元。5項目共令中信稅前經營盈利大降28.65億元。
■中信近年業務不斷有變,屬於靈活或是路線欠清晰,是觀點與角度問題。去年中出售上海路橋項目套回62億元,轉向發展電力業務與鋼鐵業務。中信持有的江蘇無錫利港電廠,第1及第2期早前持股量僅9%,將大增至65%,第3及第4期將為73%。去年發電的營業額3.08億元,微增2百萬元,經營盈利2.24億元,則降1400萬元。今年折舊及攤銷減少,售電量大增,及可能改變會計制度,發電盈利將大幅增加。生產軸承鋼、齒輪鋼及汽車用的彈簧鋼等業務,取得佳績;去年來自工業製造的經營盈利貢獻3.88億元,增加1.08億元,是各環業務中較佳的一環。
■03年底,中信的借貸淨額50.17億元(02年底67.22億元),淨負債比率13%(02年底16%),非常安全。未來3年,中信將動用200億元於新投資上,其中90至100億元用於電力項目,60億元用於內地鋼鐵業務,由於分期投資,且現時負債比率仍低,估計集資並無必要,股價急升則當別論。
■03年底,每股帳面NAV17.74元,股價有溢價8%。
■04年,中信業績將大幅好轉,持25.81%的國泰航空(293)貢獻大增,發電業務貢獻上升,預測盈利29億元,大增122%,每股盈利由0.60元升至1.32元。現價19.10元,往績PE31.8倍,預測14.5倍。
■公司主席榮智健現時持股量4億股(佔發行股數18.95%),其中2.91億股是在96年底以每股33元向北京中信購入(96年底收市44.90元)。7年下來,股價跌至19.10元,榮氏原來2.91億股帳面虧損高達40.45億元,但已收取股息總數約26億元,實際帳面虧損14億餘元。中信採派高息政策,去年每股盈利0.60元,每股派息則為1元,以前亦曾派現金特別股息,未來可期望繼續派發高息,榮氏的帳面虧損可減。
●中信業績飄忽,宜採低買高賣策略,18元左右上車,彈升至接近21.50元落車。中長線投資,太古A(019)吸引力在中信之上。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