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愛倫坡的詭局

《客座隨筆》愛倫坡的詭局

我愛閱讀,中外古今、知性娛樂,種種能引起我興趣的,我都會買下來。我習慣書不離手,除工作外,大部份餘暇都用來閱讀,可是多年來積書的速度遠比讀書快,放書空間的需求壓力也愈來愈大。
前年起迷上了偵探、罪案一類的小說,繼而引發對犯罪心理學、法醫學、解剖學等知識的興趣,於是一本本沉甸甸的書本捧了回家。我發現原來當代偵探小說,其始祖可追溯至美國作家愛倫坡(E.A.Poe)。在自家書架上一翻,找到他的譯本選集,重看一次,對此人的欽佩又加深一層。
愛倫坡生於1809年,作品有詩、短篇小說、偵探推理和文學評論等,題材出人意表,手法奇幻,行文風格自成一派,加上對人性敏銳的洞察力,讓他在文壇上換取到「鬼才」、「美之冶金師」之名。可惜這天才只活了四十載,而且大部份時間貧病交迫,遺憾是生前無人賞識,到死後才被傳誦。
他的短篇小說對後世影響深遠,其中三篇更是偵探小說的三個原型:現實派偵探小說《莫爾格街兇殺案》、科學偵探小說《瑪利.羅傑之謎》、心理分析偵探小說《失竊的信函》;另外他的《汝即真兇》採用了「偵探正是兇手」的手法,而《金甲蟲》則是解讀密碼探險尋寶的故事。
素有「謀殺天后」之譽的英國女作家克莉絲蒂,也反覆運用那三個原型和兩套手法,先後創作出八十本暢銷偵探小說,至今仍為讀者津津樂道。
讀愛倫坡的小說會陷入一個詭局,故事描寫的無論是肉體或心理上的折磨,都是慘不忍睹的,但愈不敢看,卻愈想看至結局。普通人未必理解他從何獲得那些感受或靈感,繼而化成文字;也許正如後人分析愛倫坡生平所知,他酗酒、抽鴉片,更患上肺病和精神分裂,凡此種種卻依然能寫出瑰麗驚世的文章,世間如何理解他?這亦是愛倫坡人生中最大的詭局。
(編按:陶傑續稿未到,由李樹昇暫代一天。)

李樹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