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斌公開信全文

鄧紹斌公開信全文

各位親愛的香港市民:

我一封自私的求死信竟然引起傳媒的廣泛報導,帶來社會的巨大迴響,完全在我想像之外。我明白這具爭議性的題目──「安樂死」必須得到各界關注才能達到我目的,在立法會上提出議案討論,但成為頭條人物,卻是始料不及。過慣了十三年淡而無味的生活,卻只在短短數日間變成大眾談論的焦點,變成親友爭相探訪慰問的對象,這翻天覆地的衝擊,令我身心極為煩擾疲憊,一下子真的承受不了。故遲遲的才寫這封公開信答謝曾經關心過我的你們。
首先要多謝各報刊的記者們,連日來為我〈奔波勞累〉,從瑪麗醫院到天水圍;從至親到無關痛癢的朋友,他們都是日以繼夜的守候,不肯放過任何採訪機會,我真的不能不佩服他們的專業精神!
現在我的心情已平靜下來,慢慢地翻閱報章及細聽電台節目各有關我的報導,雖然有些內容失實,但我亦懶得再去糾纏這些謬誤。透過一連串的報導,一日間我便成為無人不曉的斌仔,本是我個人的事就變成社會討論的議題,由我所要求的安樂死變成為責難政府疏忽對嚴重傷殘人仕(士)照顧的指控;亦變成為大家對生命的高層次哲學探討。其實我的看法極其自私膚淺,我不麻(埋)怨上天奪去我活動能力,但痛恨她為什麼不同時帶走我的認知。病魔是最公平不過的,無論你是富或貧;智或愚、是男女老幼,她所帶給你的病痛煎熬都是一視同仁的。這十三年的耳聞目睹,尤其是在深切治療部那五星期,不少卧在病榻上的病人受盡肉體痛楚折磨才能撤(撒)手塵寰。曾有一患骨癌的中年大男人,叫痛十日十夜後離開。一晚我看見他嘴角含血,原來是他痛得咬破嘴唇,在他離(彌)留的一夜,他已無力再扭動身軀,叫喊亦已變得聲嘶力竭,只帶着急速喘氣聲等待那解脫一刻的來臨。這驚心動魄的情景,雖是十多年後的今天我仍瀝瀝(歷歷)在目!我過了十三年不能獨立自主的時間,倚賴別人才能生存所給我的痛楚不比這大男人為低。雖然我從無懷疑父母家人朋友對我的愛,但頑固的我仍執著於安樂這二字。
在過去的個多星期,很多很多你們的鼓勵慰問信、咭、圖畫及勞作從不同的渠道交到我手上,其中有不少是小學生給我的,雖廖廖(寥寥)數字,但我亦感受到寫者的真摯感情。另外,在此我應承大家會好好地利用給我的損(捐)款,改變現有的生活,提升質素,嘗試找尋我仍能做到的東西。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是完全收到的,故雖在這詐(乍)暖還寒的四月天,我仍深深感覺到溫暖。感激之言不知如何說好,就算窮我畢生所學,我不能找出任何貼切我現在心情的詞彙語句,惟有充(衷)心地說一句簡單的多謝。
祝身體健康

鄧紹斌 敬上30.4.2004
註:(括號內文字為本報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