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指早段回穩

杜指早段回穩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昨天早段反覆靠穩,至於美元則先升後回軟,因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參差,稍稍紓緩聯儲局提早加息的壓力。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65.37(0.63%),見10407.9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8.96(0.45%),至1998.50。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47.91,報10390.51;納指升0.11,報1989.65。
在周三,杜指收市跌135.56(1.29%),報10342.60;納指跌42.99(2.12%),收報1989.54。

歐元上試1.2美元關
滙市方面,市場原先憧憬美國上季經濟增長顯著加快,故美元在歐亞時段造好,歐元曾挫至1.1806美元,跌0.36美仙,接近周一錄得的5個月低位;英鎊亦曾跌至1.7581美元的去年12月17日以來低位,跌1.31美仙。
其後由於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美元回軟。紐約早段,歐元一度反彈見1.1980美元,倒升1.38美仙;英鎊最多回升1.02美仙,至1.7815美元。
美國會議局首席經濟師福斯勒(GailFosler)女士表示,全球通脹風險日漸抬頭,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到2006年將把短期利率從目前1厘的46年低位,大幅調高至6厘水平。

儲局被指反應過慢
福斯勒表示,當前世界經濟環境正顯現上世紀70年代初一些令人擔憂的特徵:巨額游資充斥、能源短絀、加薪壓力浮現以及政治不穩;更大的風險是,全球決策者正為新一輪全球通脹的形成推波助瀾,而聯儲局對這種威脅可能反應太慢,最後將不得不大幅加息。
聯儲局沒有先發制人地加息以防通脹,是因為仍然相信美國生產力上升有助遏抑物價上漲。
福斯勒說,與90年代末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新一輪危機將因為聯儲局在2005至06年加息幅度高於預期而產生。她預期聯儲局今年只會緩慢加息,但到2005年將發現小幅加息幫助不大,並開始加大收緊貨幣政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