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阿周的周樹德,平日在佐敦街頭,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販,但在露宿者當中,他就是北斗星的化身,名字響噹噹。別人避之則吉的流浪漢,阿周樂於施予援手,只因他深信人人平等。不過,由阿周與一班義工朋友組成的「露宿者行動委員會」,因為服務需求與日俱增,面臨財政壓力,該會急籌經費,讓服務繼續維持下去。
終日奔波,曬得一身黝黑皮膚的阿周說:「『肚飽唔知肚餓人』,自己細個屋企環境唔好,特別體會到窮人尤其係露宿者嘅淒涼,既然自己𠵱家叫做兩餐溫飽,所以好想出小小力幫吓佢哋。」
五十八歲的阿周,正職是一名小販,他在佐敦售賣床上用品,但作為「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的義務外展工作員,他花在這份「副業」上的時間,絕對比正職為多。
「通常每朝早我會五點幾鐘起身,六點幾開始走勻全港九派飯盒畀啲露宿者,忙完呢轉之後,就睇吓呢班朋友有乜要幫手,可能係陪佢哋睇醫生、帶佢哋申請綜援;下晝我會開檔做生意;不過,晚黑七點幾鐘就要收檔,派第二輪晚飯,所以一日嘅工作都幾忙碌。」
阿周的太太早逝,家人早已移民美國,因此他可以全情投入義務工作,無後顧之憂。更難得是,阿周身邊有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於八十年代中期,組成一個名為「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的非牟利註冊慈善團體,成員包括商人、小販、醫生及神職人員等十多人,主要服務對象為露宿者及弱勢社群。
阿周與「露宿者行動委員會」一班「戰友」是名副其實的「貼錢義工」,不但出力,花錢亦在所不計。「可能近年經濟唔好,多咗人失業要瞓街,我哋嘅工作量愈來愈大,有啲無親無故嘅露宿者過咗身,我哋會幫佢哋辦身後事,棺材、靈位、墓碑、骨灰龕,簡簡單單都要五、六千蚊,呢啲錢政府唔會有資助,所以委員會喺各方面嘅開支都好大,除咗靠會員捐錢之外,亦不斷要搵人贊助先維持到。」阿周歎道。
「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經濟來源主要來自社會人士捐輸,並沒有獲政府任何資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較早前曾撥款五萬元,資助該會推行「免費供膳,暫度難關」計劃,為露宿者及貧病人士提供短期免費飯餐。該會期盼善長慷慨解囊,讓更多孤苦零丁的露宿者感受到人間溫情。
「露宿者行動委員會」捐款編號:C1366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