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770億<br>國企股告急 曾跌穿四千關

市值蒸發770億
國企股告急 曾跌穿四千關

【本報訊】在國務院高調表示要嚴控違規審批新項目、未來半年將整治土地市場,以及限令銀行不許貸款後,國企股昨日再受重創,恒生國企指數午後一度跌破4000點,最低報3985.74,跌6.51%;收市前重返4000點,收報4069.79。國企指數較本月高位已下跌19%,市值蒸發770億元。證券商料國企再大跌的機會不大。

中國勒令銀行停放貸款的消息,昨日開始有明顯反應,中資股逐級而下,原材料股被拋售,下午一度跌破4000,三時許出現反彈,恒生國企指數收報4069.79,跌193.62或4.54%,創5個月新低。原材料及消費類國企股份跌幅最大,如重鋼(1053)收3.2元,大跌12.93%;海螺水泥(914)及熊貓電子(553)分別跌12.95%及13.17%。紅籌國企股昨日總成交達63.58億元,佔大市總成交25%。
證券經紀稱,市場普遍覺得中央及國家領導人已學會了盡量先出「口術」,故昨日國企股雖然下跌,已不見有恐慌性拋售,估計恒生國企指數再進一步大挫的機會不大。

銀監承認貸款叫停
另外,對於11家內地股份制公司被要求在5月1日前暫停發放新貸款,銀監會發言人只承認近日曾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要求,對商業銀行貸款管理作過一些窗口指導,包括要求他們在5月1日前不要突擊發放5月份貸款,但對已簽貸款合同者,仍可按合同要求發放貸款。
市場曾揣測上述舉動可能意味人民銀行在5月1日左右宣布加息,但銀監會發言人稱,作出的窗口指導主要是從進一步加強信貸風險管理的目的出發,內地的外滙業人士亦不認同短期內加息的揣測,指除非消費物價指數升至5%,人行才會加息。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李元(譯音)亦指短期內調升人民幣利率機會甚微,這只是市場猜測,加息是一件複雜事情,人行在考慮加息時會十分審慎。
銀監會發言人說,對於符合國家政策和市場准入條件的項目,要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對於煤炭、電力、石油、運輸、供水等公共設施、基礎設施項目,要給予重點傾斜。

中銀不擔心壞帳增
中銀香港(2388)總裁和廣北認為,過去宏觀調控確令內地銀行產生一些呆壞帳,但內地風險管理及銀行經營狀況,跟10年前不同,故不擔心銀行的不良資產會因調控而受影響。
中央透過貨幣政策調控快速的經濟增長,他相信是健康發展,長遠來說對香港只有好處,「大起大落的經濟循環反而不利本港」。
另外,他指調控政策對中銀香港影響亦不大,因為內地運作佔該行整體業務不是很大部份,而是次宏調針對範圍是生產力過盛的一些工業領域,該行內地業務則以貿易有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