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投資者關注這個亞洲經濟火車頭一旦減速,對原材料的需求勢大打折扣,並可能打擊亞洲區的出口市場。亞洲股滙昨天全線下挫,貴金屬也進一步受壓,國際金價跌至近半年來最低位。基本金屬價格則喘定,主要是補倉盤趁低入市,但業內人士指價格未見底。
基本金屬則先跌後喘穩,因銅、鋁等在技術上超賣,以及上海期銅市場尾段收復部份失地。在歐洲尾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反彈53美元,至每公噸2633美元;3個月期鋁升13美元,至每公噸1673美元。交易商說,基本金屬價格似未見底,但再跌空間應有限。中國佔全球銅、鋁需求的25%和19%。
受原材料股份滑落拖累,亞太區主要股市全面低收,除了新西蘭和印度股市的跌幅少於1%外,其餘下瀉1%至3%不等。中國股市跌見4個月新低,新加坡與澳洲股市齊創5周低位。日本股市休市。
MSCI亞太區(不計日本)指數連跌4日,尾段挫2.7%;在MSCI各分類指數中,今年來原材料指數的表現最劣。
現貨金最多跌7.9美元(2.05%),至每盎斯377.75美元,是去年11月7日以來新低;香港九九金急挫128元(3.47%),收報每両3564元,亦為近半年來最低價。現貨銀一度跌32.5美仙(5.55%),創每盎斯5.53美元的去年12月中至今低位。現貨白金曾挫31美元(3.85%),報每盎斯773.5美元,為近5個月來新低。
StandardBank認為,由於珠寶商等實際用家可能趁低入貨,故金價在375美元應有初步承接力。紐約早市,金價反彈至386.95美元,倒升1.3美元,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數據不及預期,令美元回落。
滙市方面,亞洲主要貨幣全線下跌,南韓圜收報1170.7兌1美元,新台幣見33.295兌1美元,均為6周低位。中國經濟一旦放緩,對亞洲鄰國產品的需求勢減少,台韓受影響料最大。
此外,澳元曾挫0.95美仙,至71.25美仙的5個半月低位,因原材料出口是澳洲經濟命脈。新西蘭元亦下滑,未能受惠於加息;紐元曾低見61.44美仙,跌0.79美仙,紐約早段報62.15美仙,跌0.08美仙。美元兌日圓則一度攀上111.05,是上月中以來最高,升0.96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