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敷治令左臉傷口惡化<br>港漢泰國暢泳水母螫臉

「土法」敷治令左臉傷口惡化
港漢泰國暢泳水母螫臉

【本報訊】一名本港男子前日在泰國旅遊暢泳時遭巨型水母螫傷左臉,當地救護人員竟施「土法」磨碎果實敷治,事主傷勢加劇左臉頰紅腫,昨日回港醫治。醫學界人士提醒市民,水母毒性強烈是水中殺手,若遭螫傷應即時沖洗傷口和送院醫治。
遭水母螫傷男子姓郭,五十一歲,他送院時左臉頰及左眼角紅腫隆起一大塊,不停雪雪呼痛及流眼水,狀甚痛苦,但經醫生治療後傷處已漸消腫,現時情況穩定留醫。

觸鬚分泌毒液
水母屬於無脊椎動物,觸鬚及表層有刺絲胞會分泌毒液,用以捕食獵物。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系邱倩婷博士指出,西貢及石澳一帶海面常有水母出沒,而本港常見的獅鬃水母(lion'smanejellyfish)亦帶毒性。過去本港亦曾發生多宗水母螫傷泳客事件,其中毒性最猛烈、足以殺人於無形的水母「葡萄牙戰艦」年前曾在石澳螫傷泳客。
據事主透露,他早前參加一個前往泰國布吉島及哈哈島旅行團,於本周二出發,旅途翌日早上一眾團友到達哈哈島,事主當時跳入海中游個痛快。
事發時,他獨自在水深五呎海面暢泳,其間看見一團呈透明不明物體在水面漂浮,當時他未有理會,可是不明物體迅速湧至他面前,此時他才發現不明物體竟是巨型水母,正當他準備游離現場,即感到左臉頰一陣刺痛,他連忙游回岸上向救護站求救。

返港求醫無恙
據他說,當時救護人員並未冲洗傷處,反而摘下一些野果研成粉末敷在事主傷處,他隨即感到一陣清涼,傷痛漸減,還以為「古法」草藥奏效。可是至傍晚時分,他發現傷口紅腫隆起和發燙疼痛,於是由領隊陪同到當地診所求醫,然而服藥後未見好轉。
昨日清晨起床,事主發現左臉頰傷處不但腫起一大塊,更劇痛難當,最後經旅行社安排於昨下午三時許乘飛機回港,隨即由救護車送院醫治,幸無大礙。

遇襲後清水洗傷口速求醫
本港過去曾發生多宗水母螫傷泳客事件,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醫生提醒市民,炎夏將至,若不幸在碧波暢泳時遭水母螫傷,應保持鎮定返回岸上,用清水清洗殘留傷口的毒液,而且水母毒性強烈,部份水母毒性更可致命,所以最安全做法是到醫院接受治療。
他續稱,水母毒液會引致傷口皮膚紅腫及發炎,與此同時人體內抵抗細胞會啟動對抗入侵的毒液,但部份人會出現對毒液過敏反應,導致氣管收縮、心臟及腎功能受損,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服食抗敏感藥及注射抗敏感針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