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沉重代價 - 李怡

李怡專欄:沉重代價 - 李怡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共是會付出代價的。--昨天筆者在拙文的結尾這麼說。
中共會付出甚麼代價呢?
首先,中共會付出國際信譽的代價。回顧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時,中共官員曾信誓旦旦表示,一定會不折不扣地執行《聯合聲明》。當時中共喉舌最有力的說詞,就是《中英聯合聲明》是一個國際協議,而中共在履行國際協議方面,一貫的紀錄都是很好的。當時英方也強調,因為《聯合聲明》是國際協議,而且這個協議還拿到聯合國去備案,因此英方會在九七後繼續監察《聯合聲明》的執行。中共對英方的態度表示歡迎。
筆者在當時,就對這種說法置疑。筆者承認,中共的國際承諾一向信用良好,但那些國際承諾都是中共對外政策的承諾;但另一方面,中共對內政策的國內承諾,則一向以來信用甚壞。而《中英聯合聲明》則是中共對內政策所作的國際承諾,中共在這方面的信用,還完全沒有任何經驗足以說明。

現在很清楚了。中共在《中英聯合聲明》中所承諾的,「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以及「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律,對立法機關負責」等等條款,已完全被人大常委釋法、人大常委關於香港政制發展的決定,徹底地踐踏破壞了。英國外交部次官韋明浩為此發表聲明,指人大常委的決定,與《中英聯合聲明》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不一致。立刻引來中國外長李肇星的反駁,指香港事務「不允許外國干預。」一九八四年中英簽《聯合聲明》時,中共向聯合國備案,向世界各國推銷,要求國際社會支持,又歡迎英國在九七後繼續監察《聯合聲明》的執行,這些當年的言詞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倘若中共可以把《中英聯合聲明》這個國際協議中的承諾肆意自殘自毀,那麼中共今天強調是「和平崛起」,以之否定美日及中國周邊國家提出的「中國威脅論」,又會有誰相信呢?誰能保證中共今天強調的「和平崛起」,等到有一天國力增強時不會以「軍事崛起」而威脅四鄰呢?

其次是中共要付出對台灣的代價。毫無疑問,中共已不再「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會接受「一國兩制」的統一了,但正如美國副總統切尼不久前訪問中國所說的,希望中國對香港的政策不要使台灣增加獨立的傾向。換句話說,中共對香港的政策縱使不能使台灣接受「統一」,但卻很有可能讓台灣朝野及人民增加獨立意識。這是中共的另一代價。
其三,香港市民和民主派會有甚麼行動上的反應?照目前情勢看,除了六四、七一會爆發大規模遊行,以及九月十二日會用選票表達要求普選的意向外,香港人能做的事並不多。而即使七一有百萬人上街,九月選舉民主派大獲全勝,也無法突破人大常委所定的保守的政制框架。不過,人大常委的決定使香港多數人擦亮眼睛,對一黨專政的中共政權不抱期望,九七後中共所建立的不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形象被自我破壞殆盡。今後,香港市民與董政權、與中央的對立情緒,必使中共付出代價。
其四,中共委任的港區人大常委曾某,《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鄔某,以及所有在這場政改風雲中扮演骯髒角色的群醜,已成為市民厭惡唾棄的對象;一些原來還有點民望的曾蔭權等人,聲望也如插水下跌。中共今後還能找到任何一個有點公信力的人來為它的對港政策講話嗎?這也是中共付出的一項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