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正式為07和08年會否雙普選作出定案!一直以來,我甚少談及政治,但今日卻希望在此略抒己見。
情理上,我是支持普選,因為大凡一個進步的國家或地方,都需要有普及的民主選舉制度。但我們必須知道,任何形式的選舉,都只是達到某些目標的工具或渠道,若果我們不了解所需到達的「終點」或要解決的問題,即使擁有這種工具,也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目前香港所面對的最大難題,是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困境,以及領導層的管治失效。前者需要一段時間的固本培元,在此暫且不論;但對於後者,大家都假設可以透過普選特首及立法會將問題解決。無可否認,當一個地方的管治出現了問題時,不再令問題繼續惡化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換掉管治班子。但不令問題惡化,並不代表問題可以解決,因為要徹底解決問題,是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加以改善,再找一個有能力的賢能之士,帶領大家朝正確方向前行。然而,香港制度上的漏洞(如稅制、公務員制度、房屋政策等),是多年來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
事實上,選舉制度本身是「中性」的,沒有好與壞的分別,關鍵是在過程當中能否有效選任賢能。如果有一個人能為香港創造美好的前景,不論是八百人的小圈子選擇,還是全民普選,他都會理所當然地被選為領導者。相反,若果候選人根本缺乏管治智慧,即使有全民普選,我相信香港前景跟過去仍沒有多大分別。
日前拜讀石鏡泉老師的專欄,我頗贊同他的觀點:
第一、八萬五的責任是否全部歸咎於特首一人身上?為何當時沒有政客反對呢?
第二、金融風暴期間港府入市干預,當時反對者不少。但若果當年沒有入市,香港現時的金融體系及經濟又會變成如何一個模樣?
第三、若香港真的如部份政客所倡議般奉行福利社會主義,即透過加稅來支撐大幅增加的社會福利開支,政府又如何控制收支平衡問題?
我在此重提石老師專欄的觀點,是想指出,香港最大的問題是有太多的爭拗,而鮮有着眼於解決問題的本質。所以我們將來所要的「賢能」,最低限度是可突破過往的框框。
香港其實有很多叻人,而我深信他們是有能力可以帶領香港走出困境,只不過天時、地利、人和還未能配合,以致他們尚未可以為港人服務。總之,我重申一點,我並不是反對普選,但香港急切所需的,是一個「賢人能者」。至於一些沒有結果的無謂爭拗,應該要暫時擱下。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