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現有數以千計的兒童患有先天性尿液倒流問題,即「膀胱輸尿管反流病」,需要切開腹腔進行外科手術以作矯正。中文大學發明一種創傷性較低的「二氧化碳氣膀胱微創手術」,病人毋須被切開腹腔,無論傷口面積、痛楚、住院時間及收費均大大減低,成功率更高達九成六。 記者:陳倩雯
新手術由中大醫學院小兒外科及小兒泌尿外科部於五年前開創,經過在豬隻身上進行臨床實驗後,二○○○年中正式應用於兒童身上。中大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至今已為近百名兒童進行了此項新手術,包括六十三名患有尿液倒流問題的兒童,年齡介乎三個月至十三歲,其他的是出現尿失禁及梗阻性巨輸尿管等問題的兒童。
發明此手術的中大醫學院小兒外科及小兒泌尿科主任楊重光表示,跟進其中四十五名進行新手術的尿液倒流兒童,發現四十三人完全痊愈,手術後沒有再出現尿液倒流情況,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六。
他解釋,新手術的做法是在病人的腹腔開兩至三個只有三至五毫米的小孔,將二氧化碳注入膀胱內,使膀胱的空間擴大,然後利用微創外科儀器進行手術。由於膀胱上皮會自然抵抗二氧化碳的吸收,故身體出現生理變化,如心率改變及影響腎臟功能的機會極低。
與傳統開放式開腔手術相比,新手術在病人身上遺留的傷口不只大大減小,更會逐漸消失;又毋須通過腹腔及膀胱放置導管以進行尿液倒流,因此大大降低手術後的疼痛及膀胱痙攣的機會。病人進行手術後,一般可在二十四小時內出院,兩至三天後重返校園;較傳統手術要住院七至十四日,明顯縮短了不少。
楊重光稱,新手術應用前,不少家長都因不希望子女承受嚴重手術創傷,而不進行傳統開腔手術,寧願讓子女長期服用抗生素治療,但新手術提供病者多一個好選擇。他估計,本港約有數百名出現膀胱問題的兒童需進行手術。
曾進行新手術的十一歲豪仔稱,手術沒有為他帶來痛楚,反而令一向喜愛踢足球,但怕弄痛傷口的他,從此可盡情展露球技。四歲的周栩藍亦在手術後第二天即可離開病床活動;六歲的林子謙更在手術後翻觔斗也沒有問題。
本港現時只有威院可進行這手術,如以私症收費計算,手術費用為四萬元左右,比傳統手術為低。美國、澳洲及法國已從本港引入這種新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