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建國際(171)自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後,股價一度升上2.9元,之後出現調整,近個多月來,股價在1.7元至2.0元間上落,似已到底,由於其轉型後新股東信達全力支持,可發展的業務「晒士」極大,盈利亦預期會持續高增長,以現水平股價計,預測PE頗大機會回落到低單位數字,中線已可留意。
先講03年(12月年底)盤數,營業額5.12億元,升182%,獲利1.83億元,升99%,每股盈利14仙,末期息派4仙。盈利大增,主要係出售江西銅業(358)股權,獲利4700萬元,以及利息支出減少3100萬元。集團主要在內地經營地產投資和發展,以及基建項目,獲利與前相若。
銀建最近重組,信達入主成為大股東,持有22.94%權益,信達直屬中國建設銀行,註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負責替建行處置不良資產,現時持有的不良資產總值逾4000億元人民幣。信達入股銀建,主要係以銀建作為海外投資的平台,加快處理不良資產的進度,早前便委託銀建處理不少於50億元的不良資產,包括澳門物業20億元及內地磷肥企業不履約貸款31億元。
銀建股價中線看好,理由係:
(1)中國財政部已向4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發出期限,以不遲於2006年處置總值約14000億元人民幣的第一批不良資產,因此,只要銀建「手腳快」,未來兩3年嘅「柯打」,可以100億元、或甚至200、300億元咁增加。
(2)澳門樓宇市道穩步上升,過去1年,樓價升幅逾25%,20億元的澳門物業項目,相信好快可以處置,以3.5%的佣金和超額成交的80%「獎金」計,今年已可提供億餘元的收益。
(3)信達「晒士」太大,唔會借殼上市,但增持銀建則絕對係必然,至於增持的方式,在市場收集,又或注入不良資產以換取新股,都有可能。
銀建有信心,處理不良資產業務的收益,日後可佔總盈利50%,以04年計,單係澳門物業項目已可令整體盈利上升到3億元,每股盈利0.2元,而日後若再有「大柯打」,盈利上升到5至6億元,非無可能。
郭兆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