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雖然復甦,但收入在貧窮線下的打工仔卻大幅增加。職工盟引述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每周工作六十小時或以上,但時薪只有約十元,月入不足三千元的僱員人數去年高達一萬人,四年間急升了四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形容情況悲慘,其中飲食、保安及清潔等工種更屬低薪「重災區」,促請政府設立最低工資,防止工資無休止下跌。 記者:盧文烈
後日是五一勞動節,職工盟昨日發表本港僱員工作待遇報告,揭示打工仔「工時愈來愈長、工資愈來愈低」的苦況。據工會引述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共有一萬名僱員每周工作超過六十小時,但月入低於三千元,即平均時薪僅約十元,人數在○○至○三年間激增了四倍。至於每周工作超過六十小時,但月入不足五千元的打工仔,則由○○年的二萬人,增加至○三年的四萬四千六百人,增幅逾一倍。
李卓人說:「𠵱家根本就係惡性循環,工資有跌冇升,啲市民為保生計,自然要被迫延長每日嘅工作時數,咁樣唔單止有損工人嘅健康,而且只會令到失業率高企不下,到時社會將要付出沉重代價。」他批評:「市道雖然好轉,但打工仔繼續慘情,大財團、大商家就分享到經濟成果,啲基層打工仔就一啲益處都冇。」職工盟將於周六的五一勞動節發起爭取勞動保障大遊行,估計有二千人參加。
打工仔待遇日差,作為社會服務機構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決定削減旗下賓館業務員工的薪酬,平均減幅百分之十,約有五百名員工受影響。發言人表示,該會是按照經濟環境及經營狀況制訂員工工資,日後若業績理想,員工可獲發花紅鼓勵。有員工指出,機構早在月初已強制員工加班半小時至一小時,今次減薪實在令人憤怒。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提交立法會的資料顯示,過去三年合共有十一個政府部門批出三百五十六份外判合約,外判工人月薪普遍僅得四、五千元,有房署外判工月薪更低至二千四百元。該局局長馬時亨說,當局去年接獲外判工人投訴薪酬待遇有二十九宗,較前年增加一倍六。政府上月已頒布了一些強制規定,投標者如在截標日期前十二個月內因違反《僱傭條例》及《入境條例》,而共有三次或以上定罪紀錄,其投標建議便不會獲考慮。